网上有关“李文英的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文英的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风华正茂的岁月,她来到湖北枝江,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过七旬,她依旧奔走在田间地头,推广农技,为农民服务。她就是枝江市农业局退休高级农艺师李文英,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奶奶”。
潜心十年选育良种
1957年,李文英从华中农学院毕业,1972年,原枝江县农业局安排她到百里洲镇的棉花良种场驻点进行技术服务。
百里洲是长江上的一个江心洲,地形广阔平坦,盛产棉花。李文英到百里洲之后发现了这里棉花产量不高的罪魁祸首——枯黄病。
李文英下决心要破解这一难题,在没有现成应对办法的情况下,自主选育良种的念头在她的脑中闪现。1978年,她开始进行相关试验。没有资金支持,没有他人协作,十年夜以继日的工作和无数次反反复复的试验之后,李文英终于成功选育出“鄂枝03”棉种,湖北省农业部门专家鉴定其为抗枯黄病的优质品种。1989年起,宜都、枝江等8县相继推广栽种“鄂枝03”,新棉种推广后,每亩棉花皮棉产量由过去的35公斤多增至60公斤以上。
“人的一辈子很短,一定要搞出点成绩来。我既然选择了农业工作,就要给农民谋点福利。”李文英笑着说。
无怨无悔心系“大家”
为了让农民们提高认识,李文英自己出钱,每月编印农业病虫害情报,散发给农户。有时为了倡导种植新品种,李文英还会向农民承诺:“你试着种,如果收成不如上一年,损失的钱我来赔!”
服务“三农”这个“大家”时,李文英尽心尽力,但她对自己的小家却常常照顾不周。1990年,李文英正式退休。但她退而不休,主动前往枝江农村,义务指导棉农开展棉花田间管理,推广优良棉花品种。
2005年,李文英的丈夫被确诊为癌症。为了不影响李文英的工作,他一直瞒着老伴,直到他去世前3天,李文英才得知真相,这给她心中留下了莫大的遗憾。2009年5月的一天,李文英从田间做完调查回来时,不慎跌入水坑之中。76岁的她拼命挣扎,最终拉着坑边的草爬上了岸。得知这次可怕的经历后,家人们劝她不要再下乡。但李文英拒绝了,她说“放不下自己做了一辈子的事业”。
不辞辛苦服务“三农”
枝江市农业局的统计显示,李文英选育的“鄂枝03”棉种在湖北省11个县示范种植已达20余万亩。李文英不会骑自行车,大部分时间,她是靠步行走村访户、答疑解难。退休21年,李文英每年下乡时间都有150天左右。她先后推广了33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农药、新肥料,无偿为农民开展技术讲座百余场,联系农户400余户,受益农户近万户。这些年,她自己贴的交通费、种子费等各项费用有几万元。
2011年6月,李文英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服务标兵”和“荆楚农技推广先锋”称号。李文英满怀深情地说:“只要走得动,我将一直到农田为农民服务。”
李文英同志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分到宜昌枝江工作,经过10多年艰辛努力,培育出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鄂枝03”,并在全省推广4万多亩。1990年退休后,她开始无偿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近年来,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中棉12”等新品种33个;推广夜蛾性诱剂等适用新药、新肥50多种。她下乡开展技术讲座500余场,技术指导作物面积1200多亩,联系棉农400余户,辐射农民近10万人,帮助增收近千万元,下乡的路程加起来相当于10个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促进增产增收,她自费为农民编印技术资料,累计发放6万多份;在联系村常年开办宣传栏2个,宣传植保、土肥和各种作物的高产技术;深入田间地头,上门进行服务,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答疑、寄留纸条等形式把技术传授给农户。她体恤贫苦农民,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为贫困农民买种子、购农药,21年间支付试验辅助工工钱、为村民购买扶困种子、肥料钱和资料费等累计达10余万元。
关于“李文英的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泪染倾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文英的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文英的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风华正茂的岁月,她来到湖北...
文章不错《李文英的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