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木半夏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木半夏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木半夏(学名: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落叶直立灌木,高2-3米;幼枝细弱伸长,密被锈色或深褐色鳞片,稀具淡黄褐色鳞片,老枝粗壮,圆柱形,鳞片脱落,黑褐色或黑色。叶膜质或纸质,椭圆形或卵形至倒卵状阔椭圆形。花白色,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常单生新枝基部叶腋;萼筒圆筒形,在子房上收缩,裂片宽卵形,包围子房的萼管卵形,深褐色。果实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月,果期6-7月。产于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陕西、湖北、四川以及贵州。野生或栽培。果实可入药,食品工业上可作果酒和饴糖等。
木半夏、野菩提、胡颓子,原来都是它呀!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Mu Ban Xia
别名 四月子、野樱桃(《纲目》)。
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果实。
原形态
木半夏,又名:枣皮树、骆驼花、多花胡颓子。
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枝开展,不具针刺,小枝红褐色,密生鳞片。叶膜质,椭圆形或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6匝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至锐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初具星状毛和银色鳞片,后渐脱落,下面银白色,散生褐色鳞片;叶柄长约5~7毫米。花腋生1~2朵,银白色,花被筒管状,上部4裂,内侧疏生柔毛;雄蕊4;雌蕊1;花柱无毛。果实长椭圆形,密被锈色鳞片,成熟时红色,长12~14毫米。花期4~5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筹地。
性味苏医《中草药手册》:淡涩,温。
功能主治
1《中国药植图鉴》: 收敛。治肿毒。
2苏医《中草药手册》: 活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哮喘,痢疾,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木半夏果三至八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最近,院子里的几棵长得歪歪扭扭的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绿叶之间,密密的果实垂挂在枝头,细看,果实的颜色深浅不一,从青绿色到淡红色、**、朱**再到红色,阳光下,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既好看,又让人垂涎欲滴。熟透了的果实呈椭圆形,与樱桃极为相似。
韩语称其为“野菩提(?)”,虽然名字里有“菩提”二字,但与佛祖坐在其下修行的印度菩提树完全是两码事儿。查了查中文名称,叫“木半夏”,属胡颓子科,这一名称来源于《本草拾遗》,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叶冬凋夏绿,春实夏熟,故称木半夏”;还有“四月子”、“野樱桃”等别称。
既然俗称“野樱桃”,肯定是可以食用的。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个尝了尝,甜甜的,但舌头上留有一种涩涩的感觉。上网一查,这木半夏的功效可非同一般,《中国药植图鉴》说它“收敛。治肿毒。”苏医《中草药手册》则说它有“活血行气。治跌打损伤,哮喘,痢疾,痔疮。”等功效。看来,还真是个不错的东西呢。但这种涩涩的感觉不太让人喜欢,有没有更好的吃法呢?网上说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做成果酱、或者用来泡酒,不然加上冰糖煮着吃也可以。韩国人最普遍的吃法是像做青梅露一样,把它与糖按1:1的比例腌制发酵后,作为酵素食用。
关于“木半夏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幻珊”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木半夏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木半夏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木半夏(学名:Elaeag...
文章不错《木半夏的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