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

网上有关“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盲没有关系,我从前也是个盲。

类别:AG、FG、HG、RG、MG、PG

名字由来

高达系列的塑胶模型之英文为Gundam Plastic Model。日本将塑胶模型称做pla-model;プラモデル。简称便成了GUNPLA?(ガンプラ?)。(GUNPLA?)已经是授权的商标,故6个英文字母必须全部大写。GUNPLA的制造、贩售及作品开发为BANDAI的HOBBY事业部所担当,但“GUNPLA?”则是创通的登录商标。

至于台湾的翻译钢普拉,此名至今只是部分人士之俗称,现今尚未拥有正式中文翻译,目前正在等待万代的正式译名。

[编辑]历史

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上映时,相关的玩具只有传统的合金玩具。

1980年7月,万代在初代高达放送后推出首个1/144比例RX-78-2 高达。 起初的GUNPLA和当时同期,以孩子为主要取向的机器人塑胶模型是没有太大分别。但是自从模型师于HOBBY JAPAN杂志的副刊中刊载“How To Build Gundam”一专栏后,GUNPLA随即在中、小学生中揭起热潮。

1981年,同年10月由讲谈社创刊的漫画杂志-COMIC BonBon“コミックボンボン”于杂志前面也刊登了高达模型,因此加速了热潮;连由小学馆发行,非相关取向的杂志-TEREBI KUN“てれびくん”也刊载了一阵子的GUNPLA,也因此奠定了GUNPLA的人气。

当时的1/144比例的GUNPLA售价在300圆左右,和一般的机器人模型相比,对于少年来说是相当容易入手的价格,因此造成强购热潮,使得当时缺货的小卖店不停的增加。 直到1982年在千叶县的DAIEI新松户店发生了250名左右的中、小学生在电扶梯上因抢购而拥挤推挤后发生事故,此时大众才领悟到GUNPLA已经造成社会现象。

之后便乘着这股热潮,GUNPLA也推出了新系列-未在本篇剧情中登场的兵器系列Mobile Suit Variation:MSV。

这股GUNPLA热朝一直持续至今日,第一弹商品的1/144高达在发售10年内总共售出了600万个。而第2弹1/144的MS-06S也在10年内售出了300万个。俗称“敌对角色”的对手机能达到这样的销售额,已经是史无前例。

而到2007年3月为止,GUNPLA包含在海外所出货的商品总数目,已经达到3亿8300万个。 当年所发行的旧版模,如今依然会再生产,而日本将GUNPLA热潮称为“GUNPLA BOOM‘ガンプラ ブーム’”。

[编辑]分类

一般的塑胶模型是须要专用接着剂将零件组合而成,并且利用专用涂料涂装,但是GUNPLA于1988年开始跳脱此模式。

起初的免接着剂模子,是以螺丝来代替接着剂,再研发出免上胶卡准。

免上色模始自1983年,当年其开发团队于静冈HOBBY SHOW发表了“多色成形技术”,并在业界造成话题。

其技术俗称为“IROPURAいろプラ”,并于同年10月发售纪念此技术开发完成的1/250比例商品,共4款(已绝版)。

GUNPLA比例大致可分为

1/144...约12.5厘米

1/100...约18厘米

1/60...约30厘米

[编辑]早期模型

1990年后半之前推出的模型即称为早期。没有固定分级的高达模型的统称,这些早期模型的设计比较陈旧,普遍使用单色成形,需要自行涂装。无论可动性还是造型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而早期模一般俗称为“旧模”。

[编辑]作品系列别

顾名思义即是以作品系列来分别,而不是用开模型式来分别,因此早期的作品系列不属于任一版本的模子。 例如高达 SENTINEL、高达 F90、SILHOUETTE FORMULA 91等。而OVA版的开模比例也较为固定,并未有特殊比例的模型。TV系列则是有其他比例的模型。

[编辑]First Grade(FG)

1999年,为纪念高达诞生20周年,而产生此版本。此版本模型承袭了当时1:144比例的单色成形及价格(300圆),但是外形设计参考了PERFECT GRADE,达成低价位却不失品质的高级模。

此系列的构造简单,组合简便,其客源也包含了低年龄层及模型初学者;但此模亦为受到专业模型师用来施以大型改造的优秀模子。

2007年10月,新作品《机动战士高达00》所登场之4架主要机体亦被FG化后上市。而这批的FG GUNPLA的可动关节有所增加,连肘、膝部关节也可活动。

[编辑]High Grade(HG)

1990年3月,为了纪念GUNPLA发售10周年,于是集结了当时最先进的制模技术(up.to.date),而诞生了High Grade系列。

当时担任造型设定者为知名的大河原邦男氏。并限定比例为1/144。HG划时代地使用了连动球型关节、免上胶卡准、多色成型技术,以及可变式系统,令模型外观和可动性都大大改善。

当时所HG化之机体为高达、高达 MK-2、Z 高达、ZZ 高达 4机,价格带居于1000~1500圆之间。之后由于开模的特殊金型劣化之因素,于2001年5月之HGUC版本之RX-78-2 高达发售之后,HG版本的高达便正式宣告停产,因此HG版钢弹已成为GUNPLA史上第一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正式绝版的模组。

另外,自机动战士G 高达起的电视动画,所发售的1/100模型也被冠以HG。

[编辑]High Grade Universal Century(HGUC)

顾名思义,此系列只限定于宇宙世纪中出现的MOBILE SUIT,此系列亦继承了HG之组合步骤、涂装范围减少的特色。 价格方面,由于开模技术的成长,较之前的1/144来得高价但整体品质却比HG略高,且有部分机体拥有了简单的内构。而近年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但部分新开模的商品,例如高达试作2号机Physalis、Hazel在内部构成、可动性等方面都有相当出色的结构。

HGUC的特点在于重视收藏性,因此机体设定者以角木肇氏来担当,并将比例统一为1:144,一般价格在1000-1800日圆。 但是拥有特别设定,使得价格跳脱此范围的机体亦不乏存在。

28厘米的PSYCO 高达之定价为5250圆

包含炮身,机体全长达到1米长之高达试作3号机Dendrobium之含税定价为29400圆,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级之GUNPLA。

[编辑]HG MECHANICS

如果1/144或是1/100的比例仍是相当巨大的机体,即将之1/550比例商品化的系列。 2001至2002年间,此系列总共推出3款机体,分别为:高达试作3号机Dendrobium、Neue Ziel、VAL-VALO。

[编辑]SEED HG

HG系列的分支,专门推出C.E.纪元中的机体。

由于HG系列即代表着高价位的1/144系列,因此和低价的系列(COLLECTION SERIES)相较,可动部分也随之增加,并包含了变形机构。

而此系列包含了所有高达 SEED系列作,因此商品数目达到58种之多,和HCUC并列为人气系列之一。但有此一说为此系列是近年来BANDAI新技术的测试品。

SEED HG系列的一般价格在1000-1600圆,但一些较特别的机体如编号38及40号的“晓”为2400圆。

[编辑]HG Gundam OO

《机动战士高达00》除了FG外,亦有发售1/144的HG、1/100的系列(没挂HG)和一款1/60系列(Exia)。HG系列的一般价格在1000-3000日圆之间,也有一些例外,比如GN ARMS + Exia的模型,售价为5500日圆。2009年7月预定发售00系列的第一款MG -- EXIA。

[编辑]Real Grade (RG)

为配合高达发行30周年的活动,BANDAI除了推出MG透明部件的特别版外,还在2010年7月24日推出Real Grade的GUNPLA。比例为1/144,价格在2500日元左右。

而第一款的RG模型,便是RX-78-2。第二款是 MS-06S 夏亚专用萨克。第三弹RG在2011年4月推出,型号为Aile Strike GAT-X105 Strike + AQM/E-X01 翔翼型攻击钢弹 。第四弹则是 MS-06F 量产型萨克于2011年7月推出。第五弹 ZGMF-X10A 自由钢弹在2011年11月发售。而第六弹 Grade FX550 空中霸者 / 武器套装-对应第三弹 Aile Strike GAT-X105 Strike + AQM/E-X01 翔翼型突击高达。第七弹、第八弹 RX-178 钢弹 Mk-II 迪坦斯仕样/奥干仕样 于2012年4月同时推出。第九弹 ZGMF-X09A Justice Gundam 正义钢弹于2012年7月推出。第十弹 MSN-006 Zeta Gundam Z钢弹于2012年11月推出。

[编辑]Master Grade(MG)

1995年夏,MASTER GRADE作为“GUNPLA15周年纪念企画”而诞生,商品主要企画协力为知名杂志HOBBY JAPAN以及知名职业模型师MAX渡边。当时配合著“制作究极的GUNPLA吧”为口号(直到PG出现并取代),自始至今令所有Gundam爱好者为之疯狂。

MG最初的发展理念是:以1/100的比例,配合著最新技术,同时追求着高度的可动范围及拥有帅气的POSE,初学者亦能简单上手,不需施以任何涂装即能拥有相当高的完成度。也因此MG系列曾被评为“最容易制作的高达模型”。

MG的最大特色就是,使用相同的部分零件,使用于不同的机体上面,以达成机体相连性的目的,亦或开发出不同的机体。最佳的例子即是当时尚未在任何映像作品中出现的机体-RGM-79Q(GM QUEL),其零件流用自RGM-79N及RX-78 NT1;以及MG发售初期的所有MS-06ZAKU系列均有同样的零组件。

此外,MG化的机体也非常的多元,不只仅限于Gundam部分,其他系列的机体也有受到MG化;不只是拥有高度人气的机体,相对的拥有高度设定的机体及名机体也都在MG化的计划范围之中。

随着开模技术的进步,MG的组件完成度也跟着提升,同样一架机体亦不排斥重新开模。最显著的例子即为RX-78,至目前为止已开出Ver1.0、Ver1.5、Ver.Ka、PERFECT Gundam未装甲版、Ver.OYW(One Year War)、Ver.2.0,一共6种模子。

MG第100号? Gundam,亦为史上第一个拥有人类以外(牛)附属佩件的GUNPLA。

[编辑]Perfect Grade(PG)

1998年底,配合著高达20周年的“Gundam BIGBANG PROJECT”以及“GUNPLA诞生20周年”,PG 高达因此诞生。

事实上,PG系列第一弹为1997年12月12日发售的“EVANGELION初号机”。而早在1998年夏,PG版的高达即已传出风声。在98年11月号的《月刊HOBBY JAPAN》里即刊载了试做品的所有机密。

1998年底PG 高达的发售,其实是很突然的。因为在正式发售之前,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情报志,以及已经配发出给小卖店做为宣传的立体海报上所显示的PG 高达,和正式发售的版本是略有不同的。这或许正是说明了其改版仓促。

PG系列的设计跳脱出原先映像作品的设计,率先以现实的角度来设计出高达模型。而PG所要求的目标,不止是“究极的高达模型”取代了MASTER GRADE,更以“究极的塑胶组合模型”为口号。并将比例设定在1:60。

PG对象年龄在15岁之上,定价为12000圆以上。虽然有着精密的设计及使用LED灯泡等金属零件,但是仔细的组合说明书可是能让模型初学者也能组装。而零组件数目之多,高达拥有超过600个零组件、Z 高达超过900个、高达试作1号机更是超过1200个。

[编辑]HYPER HYBRID MODEL(HY2M系列)

面向高级模型爱好者的系列,一般都是价格昂贵的限量发售的超大比例模型,如1:24的RX-78-2 高达、1:12的MS-06S ZAKU II等。最新的HY2M模型为限量发售1000台,1:12比例的RX-78-2高达,高度达到1.5米之巨。价格也是达到了惊人的35万日元的高度。

HY2M模型除了和PG一样有电光部件外,有的还带有发声部件,可以通电发出如武器开火、机体启动的声音。而大量使用的金属部件也令可动性相当出色。

[编辑]SD 高达系列

1987年推出的SD 高达系列,为该系列最早期模型,仅推出六款(元祖高达、Z、ZZ、马沙专用渣古、大魔、德莱森)。虽然推出时可动关节部件早已面世,然而本系列并无沿用。另外,本系列一大特色,是每款角色均附送一枚可发射BB子弹的大炮,以及独立标耙一款。价格一般在500日元上下。

[编辑]BB战士系列

SD高达推出首六款模型后,时值机动战士高达 马沙之反击上画,万代亦推出以**相关机体的SD版模型。同时因应SD高达动画OVA推出,角色造型亦大幅改变。除了将三头身比例压缩成二头身,最大改变便是为NU高达及Re-Zel加上双眼。由于继承前作,同样使用BB弹用大炮,所以此本系列称为“SD高达.BB战士”,以区分前后两作,即使后来BB弹先是出于安全理由改为长条子弹,至“超机动大将军”后,几乎已完全取消发弹设计,模型爱好者依然会视“BB战士”为“SD高达”的别称。最初是单纯的原作机体Q版化,后来又从中衍生出将SD机体战国化的SD武者顽驮无系列模型。

而BB战士的设计,亦不断进行改良。先后有“武者七人众编”中加入可动关节零件,“SDV 光之骑士”系列开始加进多成形成设计,“SD高达外传 圆桌骑士编股关节改用球型设计、“新SD战国传 传说之大将军编”首次重现踢腿、可动手腕及腰肢。“新SD战国传 七人之超将军编”除了首次出现原版比例角色“机动武者大钢”及“霸道武者魔杀驱”,登场角色采用布纹贴纸、锁链、金银色电镀件等物料。 “并在包装上加上了“SD Gundam GENERATION-ZERO”的LOGO,新的BB战士在头身比例上由过去的2.5头身变为3头身,不仅分色进一步加强,而且一部分也开始拥有了内构。后来由于SD Gundam GENERATION-ZERO分化出了另一个SD模型系列,BB战士改为“SD Gundam G GENERATION-F”。2002年起,BB战士系列又重新开始使用有腿部的设计,此时开始包装LOGO变为“SD Gundam G GENERATION NEO”直到2004年的第264号GAT-X207 Blitz变为“SD Gundam G GENERATION SEED”为止。而2005年开始推出的SEED Destiny系列的BB战士停止使用SD Gundam G GENERATION标识。

[编辑]SD 高达 G世纪ZERO 系列

随着BB战士的改版,1999年起继续使用旧BB战士的2.5头身风格的SD高达G世纪ZERO系列开始发售,这个系列中最初的一部分产品均是早期BB战士的复刻版,所以无论是结构还是分色素质都比较低下,后期也开始运用新技术推出了早期BB战士中所不包含的机体,但头身比例依旧为2.5头身。所以G世纪ZERO系列的“身材”与BB战士相比显得更Q一些。

[编辑]成品模型

包含1:144的FIX、1:170~1:200 HCM pro、Robot魂 等系列,是不需拼装的成品模型。优点是外观经过涂装、武器配置较为丰富、通常这系列版本的买家都为社会人士族群为主尤其以销售对象的FIX版更为如此。

传说高达的武装详细

个人认为高达十大最帅机体分别是:飞翼零式高达EW、DX高达、强袭自由高达、Hi-v高达、命运、无限正义、拂晓、传说、逆A高达。

1、逆A高达

是众主角机无法比力的手艺,由于一发手艺众生皆灭,无分敌我尽化虚无,若是不是逆A牺牲化成了一个月球上的茧,地球早木有了,强大的无不合式AOE手艺,极强的机体自我恢复才能,注定了这玩意能再战五百年之余还能在一霎时秒掉敌手。

2、Hi-v高达

帅气的高达机体,充满了别样魅力,无论是小巧简洁还是霸气非凡、华丽洒脱的设计,一样能击中粉丝们的“高达心”。

3、DX高达

若是说神高达是白刃战无敌的话,那DX高达就是,估量你还没看到我,你已经死了,一样平常机体都是自主的能量驱动的,好一点的就是核驱动什么的,是从外部领受能量发射的阿,仅仅在这一点就是比别人要更胜一筹了,可以一炮轻松击毁殖民卫星,并且重点是,射程还很是远。

龙骑兵系统及不依赖其的高水准常规武装

本机以分离式统合制御高速机动武装群网络系统——龙骑兵系统为中心。此兵器在全范围攻击及广领域战斗性方面优秀,其有用性已经神意实证。实用化当初只有持有特殊能力者才能使用,但经过ZGMF-X24S混沌高达的机动武装舱已向较为易用的系统改良。因此传说的系统相比混沌得以进一步改良,运用性大幅提高。无线诱导兵器的运用仅限于宇宙空间,在地上其能力无法完全发挥。但因装备了高水准的常规武装,无龙骑兵系统亦持有充足的战斗力。 MMI-GAU2617.5mmシーウス/Close-In Weapon System/近程武器系统

设置于头部两侧内的近距离防御机关炮。可用于对人压制或迎击导弹、敌机的接近牵制等。其用途范围广泛。和混沌等第二世代系列的口径(12.5mm)相比略大,但致力于对无装甲的机能未变。 MX2351ソリドゥス·フルゴール ビームシールド発生装置/Solidus Fulgor Beam Shield Generator/“固相光”光束盾发生装置

利用欧亚联邦的光波防御带(以下简称AL)原理制作出来手甲部内藏的光束盾发生装置,对光束、实弹等都具有防御力,可从盾内侧向外攻击。还可通过撞击敌机来给予伤害。其面积大小及形状可在保持相同防御力的情况下经由吸取不同量的能源自由调整。

注1:光盾的各系派生:AL、ZAFT和废品屋等组织改良自AL的狭义型、转用了AL技术的阳电子反射器、及远隔操作终端生成的防护力场(X异途、秘火拂晓)。

注2:本机搭载的型号甚至可使毁灭的超级三门齐射无效化 。但AL有着会被施以抗光束涂层的格斗武装、应用了AL技术的格斗攻击 及运用了积层装甲的物体透过的弱点。另外八咫镜、光束便携盾、光束刺钉及SEED-D流星的光束剑可穿过阳电子反射器。不排除狭义型也有这些弱点的可能。另外光盾虽能防住长大的对舰刀,但无法削减冲击。防住之际机体被震退或姿态控制失败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

注3:重田智称:光束盾并非现在这个形状就是唯一正解了,剧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嘛。因为是光束,所以像《F91》里的MS那样,消掉一部分光束的出力,然后可以从那里射击什么的,像这样改一下也不错嘛 。不排除文中所提及的F91系光盾相关是指借鉴其可自由消除部分光束的原理来变更SEED系光盾的外形的可能。因为SEED系光盾自AL开始就已可无须开洞直接向外射击了。

注4:外传中有将AL当做兵刃使用(直接斩击或将其变形)的表现。金异途·天弥娜的冲津镜则是盾刃兼用(类别不明。但应用了AL技术)。考虑到狭义型可变更外形及改良自AL,不排除同样具备此特性的可能。 MA-BAR78F高エネルギービームライフル/High Energy Beam Rifle/高能量光束步枪

神意及先前的第二世代系机体所装备的射击兵器的改良版。对测试机神意扎古所装备的MA-BAR76T进行了外观美化而完成的。是通过强化出力而得以拥有高威力的传说专用的大型光束炮。在新型高达的手持火器中乃最大。由于搭载了HD系统,出力及连射性得到了大幅提升,威力非常高。此外相比之下还优化了便携性,运用性得到了提高。可装备于背部的背包上。

注1:本机的MA-BAR78F相比MA-BAR76T最大的改进在于由弹夹式改为了本体取能式,因此得以受到HD高出力的恩惠。

注2:由于收纳位置的关系,传说若要取枪就只能以手握住枪管将枪取下再递到另一只手里或是以该手倒换。亦或是放出大型龙骑后再将背包抬至这个位置(见图册)随后将枪取下。不管是哪一种取法都即不便又雷人(大概制作人们也注意到了这点,所以剧中和游戏都从未详细体现过传说是如何取/收枪的)。不知是否是打算“致敬”Z高达的取/收枪方式…… MA-M80Sデファイアント改ビームジャベリン/Defiance Kai Beam Javelin/“反抗·改”光束标枪

藏于两腿侧面的光束系格斗兵器,使用时将柄部连接作为薙刀状的武器使用,左右都固定有光束刃。即使是收纳于左右的单体也可以作为光束军刀使用。可以是军刀也可以是标枪,使用光束标枪时能产生变化无穷的光束用法。雷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改变作战方针,其果然拥有非同寻常的战斗力。

注1:虽说同轰击冲击所装备的兵刃一样都叫“光束标枪”,但反抗·改从外形上看和普通的光束军刀并无二致(不管是连接还是分离时)。不过据说其应用了轰击冲击所用的MA-M80“反抗”标枪的光束振荡技术(事实上从名称上便不难看出本武装是MA-M80的改良型),使得标枪在脱手时也可持有光刃(深渊便是被脱手的反抗所击坠)。这大概是本武装依旧被称为“标枪”的主要原因(因为单就外形而言实在不像标枪)。

注2:由于枪柄长度及收纳位置关系,传说在直立时是无法取到标枪的。若要取枪则必须俯身或抬起腿部(如图)。不仅有有不便且姿势也比较另类(因此在动画及个别游戏中传说在拿取标枪时只给了手部特写而没有展示全身)。而如采取反抗那样的伸缩式枪柄(并且如此还会使本武装的外形更接近“标枪”)亦置于它处便可避免此类问题。不知为何又给了传说这么一个与步枪拿取简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设计(除传说外,蔚蓝决斗和登天者系也有着相似的设计)……

注3:之所以不将标枪置于臂部或肘部的原因大概是本机的臂部虽无任何装备,但肘部有着与勇士及扎古系相似的圆形插座(应该就是同一物。毕竟本机由它们发展而来。但扎古系肘部仅一侧有,本机两侧均有)。该插座被勇士用于装备复合武装防盾,在其被改造为勇士H后则用于固定从腰部拉伸而出的便携式光波防御带(以下简称AL)的线缆(其实勇士除肘部外腰部亦有此类插座,用以装备锯鳐光束铰刃。勇士H则用于装备便携式AL)。另外本机背包用于收纳步枪的插座其外形也和肘部的插座相似。这种插座在其它一些机体中亦可见到:如金系、正义,以及OMNI的短剑系、登天者系等。不过,虽说这些插座的外形从设定图上看来都极为相似,但不排除某些插座间有着底座直径以及沟槽粗细长短深浅的差异的可能。但即使如此,在特殊情况下,本机仍可通过附加其它一些机体(尤其是ZAFT系)的装备来应对。

注4:不知是否是顾虑其威力,阿斯兰在驾驶老虎时只以涂层盾去抵挡本机的臂部而非标枪。毕竟身为第二世代兵刃的烁刃其威力就已能在自由的积层盾上削出沟壑(第二世代普遍装备的光束军刀“因陀罗”则不行),何况反抗·改改自第二世代兵刃。本枪有着足以将毁灭的手臂连同背甲一枪两断的威力。 GDU-X7突撃ビーム机动炮(ビームスパイク装备タイプ)/Assault Beam Maneuver Cannon(Beam SpikeEquipment Type)/突击光束机动炮(光束刺钉装备型)

尖端装备着两枚光束刺钉的大型龙骑兵。设有五门光束炮,比小型攻击力更高。其炮口可固定刺钉状的光束刃,从而实现突刺攻击。被赋予了变幻自在的格斗能力,能展开多次元的攻击。而“附有光束刺钉的光束突击炮的意义”,则是因为联合军的毁灭高达等所持有的光束型防御武装“阳电子反射器”不仅光束军刀无法打破,连光束的炮击也能无效化。对于以炮击为主体的传说乃是大问题,解决方案则是总计十门的突击光束机动炮中有两门装备了光束刺钉。此外,在以刺钉突破阳电子反射器之后,还可再施以炮击。

注1:该龙骑后部的四支炮管相比神意的大型龙骑扩大了可动范围(这点与被改造为X异途的勇士新加装的龙骑一致)。使得这四门即使全部朝前平行射击亦可行(见图册)。此外《SD高达G世纪携带版》也体现了这点(不仅是后端的四门,前端的四门亦然)。另外即使是通常状态下每只大型龙骑的后部也有一门炮是朝向前方的(神意亦然),但不知为何没有和小型龙骑一起在不离体状态下使用。

注2:大型龙骑在不离体状态下仍可通过翻转背包来集中火力冲前方射击(见图册)。然而剧中并无体现。游戏目前也只有《SD高达G世纪大战》一作有体现。另外由于背包可像正义系那般向上翻起,因此传说相比改造后的神意与流星之间就衔接角度而言应该不存在兼容问题。

注3:虽然被标为只有五门光束炮。不过在某些地方仍有传说的大型龙骑兵射出九道光束的情景。譬如游戏《SD高达G世纪携带版/大战/世界/3D/超越世界》等作,以及个别官本 (见图册)。另外关于CE世纪中“枪刃兼用”的情况大致如下:

ZAFT的盖茨腰部的扩展捕获器被称作“光束炮”同时兼具光刃机能。在剧中和游戏中只体现过光刃机能。射击仅见于设定本插图 。

OMNI的利剑攻击的枪刀末端原预定作为光束炮使用,因未完成而只能放出光刃。利剑灾厄配备的乃是完成型,但从未见其放出光刃而是仅作为光束炮使用。是否是枪刃兼用不明。

OMNI的劫掠者其爪部的智神等离子炮可通过调整出力和炮筒形成军刀。虽然剧中只体现了军刀模式(游戏中似乎只有《超级机器人大战J/W》和《机动战士高达战斗命运》体现了光束炮模式)……

TV版中神意亦有——其攻盾上的光束炮有过放出光刃的情景。但未于总集篇中表现,此后也未再于各设定或模型相关中表现或提及。不过HDR版保留了该情景。游戏中仅《高达对高达NEXT PLUS》和《机动战士高达极限对战》系列有体现。

流星的情况比较复杂和混乱:首先剧中该机基本是将“120厘米高能收束火线炮”与“MA-X200光束剑”分开表现的——即中部的端口为火线炮,上下两侧的端口则为光束剑(直到SEED-D中也依旧如此)。然而在其它地方却出现了不一致的描述或表现:譬如在外传的漫画里炮与剑所用的端口似乎颠倒了。而在HG流星中,虽然说明书的解说与动画表现吻合(光剑配件大致也算),然而模型的封绘上却展示了三口齐射光束的场景。在GC SEED版流星中。封绘是三口齐发粉光。而模型所附送的光剑配件则是装于中部端口。而在说明书中,虽然按照解说光剑是从120厘米炮的炮口处伸出的,然而连接线却指向了下部的端口(火线炮的连接线则指向中部的端口)。在GC SEED-D版流星中。封绘及效果示意图与动画一致即只有上下两个端口放出光剑。然而光剑配件与解说却与1/400 SEED版一致。在SD FC版流星自由中则是三口齐出光剑。而在《DATA COLLECTION》中,SEED版中的流星炮&剑连接线的指向与动画相反,在SEED-D版中则与动画一致。《MOBILE SUIT GUNDAM SEED OFFICIAL FILE》中一样与动画表现一致。《机动战士高达SEED ARCHIVES 3D&设定资料集》里则是三口齐发红光。至于R魂版攻击自由流星装火线炮的射击效果配件也是从三口中齐放……整体情况可谓极为混乱与矛盾。一如CE系整体的设定表现一样。

身为ZAFT核能及龙骑高达的原型机勇士其腰部所装备的锯鳐铰刃亦采用了枪刃兼用技术——其炮口亦可形成光束军刀。随后在被罗改造为勇士H后也于新武装上运用了此技术。

大地冲击也持有枪刃兼用的武装炮剑。不过此机在作品中只作为一种设想或者说规划而存在。实际未有成品。

至于攻击自由龙骑的枪刃兼用,原先并无此设定(自然剧中也未体现),之后被官方出于某些原因或需要补上。至于该机能使用了哪种势力的技术不得而知。该设定至今也未于游戏和模型相关中表现或提及。

红异途·改的光束焊枪也可通过调整光束发生装置实现枪刃兼用。

命运的掌心光束炮掌中枪被导演福田己津央称作“和G高达及Turn X等所装备之物是同样的感觉”(Turn X掌部可放出光束剑),且亦有设定称其为“短距离光束剑”,但未明确是否真的枪刃兼用。

就此看来ZAFT早已拥有枪刃兼用技术,并且也有人拥有枪刃兼用技术却并未在所有其制造或改造的机体上使用该技术的情况(例如ASTRAY系列的罗。此外神意也并未在其大型步枪及攻盾上的大型光束剑上使用该技术),因此不排除枪刃兼用技术有某些弊端(譬如会影响武器出力)而要根据情况及需要适时使用的可能。而本机是以牺牲枪刃兼用机能为代价换取了可以光刃击穿阳电子反射器(也许还有其它类型的光盾)这一特性的可能。至于具体原理官方除在岩濑昌嗣版官漫末尾的机设部分提过“威力大到足以贯穿阳电子反射器”外未有说明——事实上剧中加装了流星的攻击自由便是藉由高出力以光束剑将新弥赛亚的阳电子反射器硬劈开的。也不排除光束刺钉如光束盾部分所述那样应用了AL技术的可能。

注4:本机所装备的光束刺钉大概运用了同为ZAFT机体的灰烬所装备的光束爪使用的技术,使得其在炮口角度固定的情况下(不知是否对于“普通型”的GDU-X7型龙骑来说这四个端口就会被作为光束炮来使用因而被称作“炮口”。亦有“光束发射口”一说 )仍可调整刺钉放出的角度。如此便拥有了扩散与集中两种模式的刺钉(见图册)。并且仅在扩散模式下就已拥有穿透毁灭所装备的阳电子反射器连同其本体的恐怖威力(由于阳电子反射器属光盾类。不排除光束刺钉对于其余类型的光盾亦有穿透力的可能)。然而大型龙骑顶端的炮口并无光束刺钉机能,却仍可在扩散模式下穿透阳电子反射器和VPS。就剧中表现看此钉和其它一些光束兵刃一样可藉由调整出力来调整刃长(见图册)。另外神意龙骑的各个炮口就已能做到改变一定程度的射角 ,而ZAFT在深渊的三联装光束炮上应该也运用了那种在炮口/炮管角度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调整光束角度的技术。因此此四口若作为光束炮使用应该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光束角度的能力(其实《SD高达G世纪携带版》就已体现了这点)。另外在剧中顶端炮口有过和后端四炮口一样的红色外观(见图册)。 GDU-X5突撃ビーム机动炮(通常タイプ)/Assault Beam Maneuver Cannon(General Type)/突击光束机动炮(普通型)

于背面装有六支的小型龙骑兵。设有两门光束炮。在引力下装备之时依然可动,也可作为固定武装对敌炮击。腰两侧的裙甲部分也是同类物,实际共计装备了八门。不分离时也可调整炮口角度,对机体前方集中攻击,或是攻击背后的敌人。

注1:腰部两侧的小型龙骑与其余六支一样均可在不离体状态下冲前方射击(见图册)。但不知为何剧中未表现此点。受此影响游戏里也从未表现此点(而神意所有可在不离体时使用的龙骑却均在《高达对高达NP》里得到了体现)。另外由于装备了两门光束炮,因此剧中经常且明显地能看到小型龙骑在不离体射击时射出十二条光束的场面。然而不知为何眼下所有本机登场的游戏体现此招时无一例外地只射出六道光束。

注2:传说小型龙骑的炮管相比神意的小型龙骑同样扩大了可动范围。配合可活动的底部关节还可进一步扩大射击角度(上文多重锁定一图也有所体现)。结合调整光束角度的技术甚至可做到将光束排列成一平面并集于一处的程度。另外上下两面采取了对称的设计而非神意那样的不对称式。至于神意的小型龙骑为何不采用对称的设计原因不明,可能是通过错位从而变相增大射击角度的一种措施。

注3:虽然设定上提到小型龙骑只有两门光束炮,然而传说在剧中多次出现从小型龙骑的顶端射出光束的情景(如图。甚至还有从炮口射出光束和从顶端射出光束的情景出现在同一画面里的。此外上文多重锁定一图也有所体现)。虽然这些应该只是作画失误或是使用了兼容卡的缘故,不过这种程度的“将错就错”对官方来说应该并非难事(特别是游戏里早已体现过多次)——尤其是在传说的武装很容易让人产生相比神意缩水退步这种错觉的情况下——大概只是官方是否愿意的问题……另外大概是由于动画的影响,一些游戏里传说的小型龙骑只能从顶端或炮口射出一道光束——尽管剧中明确展示射出两条光束的场景有多处——不知是出于简化制作的目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注4:传说的前身机神意扎古虽然其背包和传说相近,但其所装备的小型龙骑并非GDU-X5,而是GDU-X4。与X5相比X4的边缘锋利顶端尖锐。设定上具有靠撞击来打击敌人的作用 。然而X5去掉了此机能,且似乎未获得什么补偿——不管是顶端可射出光束也好亦或是放出刺钉也罢——明明其顶端有两个官方至今都未说明作用的凹槽(神意的小型龙骑顶端亦有,但仅一侧持有。既然本机特地增加了一侧,或许其终究还是有用。不排除是姿态控制用推进器的可能)。

注5:不知是否一样是出于怕影响位于背甲的龙骑在不离体状态下使用的缘故亦或是其它什么原因(譬如减轻重量或导演另有需要)。传说没有像吹雪神意那样在腰部两侧装备大型龙骑。另外该类龙骑亦有“中型”一说。 MMI-710エクスカリバーレーザー対舰刀/Excalibur Laser Anti-ship Sword/“断钢”激光对舰刀

根据真的指示,露娜玛瑞娅把断钢交给了雷所驾驶的传说高达。本来不是自己的装备,应该都不知如何运用,可是雷使用起来却一点儿也不吃力。

注:于天堂基地一战时使用。虽然和威力冲击一样都是借用关系,但由于传说在使用该武装时并未给人留下相对深刻且富有冲击感的印象。因此相关表现游戏中眼下仅于《机动战士高达极限对战MB》中有体现(也不知MG传说是否会像MG威力冲击一样附送此刀)。甚至于与命运、利剑冲击二机联手发动的“三重对舰刀”眼下在《超级机器人大战》和《SD高达G世纪》系列里也从未以“合体技”或“连携技”的方式亮相。另外要说明的是:虽然该刀在剧中有过尖端裹光的现象,但那并非其自身的机能。根据重田智的发言,原理大致是这样:实际上,那一幕是我在搞设计的作画指导修正时把光束延伸到了刃尖上。要贯穿自由的装甲就得有可见且有力的说服力——我是这么想的。那个并非真的从刃尖放出光束,而是剑前后端的光束偏向器的角度调整及出力全开,使光束延伸至刃的前方并以力场固定,裹住刃尖那样的映像。设定上并非光束而是激光,没理由能做出那种事吧。“以爆种后的真的内在能力来控制”算是个解释……并非福田导演的演出上的指示哟 。至于提及的力场是否是光束回旋镖类所运用的那种力场不明。而文字所提的“光束”应该也仅指狭义上的。因此雷和露娜在使用其时应该是无法使其尖端裹光的。

关于“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海融丶小可爱的头像
    海融丶小可爱 2025年09月06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海融丶小可爱”

  • 海融丶小可爱
    海融丶小可爱 2025年09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盲没有关系...

  • 海融丶小可爱
    用户090612 2025年09月06日

    文章不错《关于高达模型的知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