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

网上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宣公十五年,楚伐宋。宋人不降。“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左传 宣公十五年》)。

注释:宣公十五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的人不投降。百姓不忍心杀自己的孩子,俩家交换,你杀我们家的,我杀你们家的,作为自己的食物。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剖下尸骸而炊食。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下去,宋国人害怕了,宋王派执政华元只身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挟持子反说宋国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骨而炊也不投降。

2、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史记·赵世家》)。

注释:三国攻打晋阳有一年多,引用汾水淹了晋阳。城池被淹没只剩下三版高,城中便交换孩子吃。

故事

三家分晋的时候,韩、魏、赵三家把晋哀公围在了晋阳一年多,后来把晋水灌向晋阳城,城墙没有被淹没的只有三版高了。城里的人都把锅挂起来做饭,互换子女吃掉。

3、长平之战

故事

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几乎就没了能耕地的青壮年,可谓是家家办丧事、户户有哀鸣,并且当时邯郸被亲和列国包围,城内百姓易子而食。

4、乱世吃人图

故事

汉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对中原汉民族来说是一次大劫难。汉献帝时,连续一百二十天无雨,颗粒无收,粒米寸金,人民相食。郭汜、李催争战,长安城成了一片废墟,几百年的繁荣,遂成流水落花。城中老弱病残,无以为食,煮人为食。

东郡太守臧洪因袁绍不肯发兵救自己的恩人而与袁绍绝交。袁绍派兵攻臧。臧洪有贤名,得民心,率军民固守城池。城中粮尽,臧洪杀爱妾分给将士吃。后因袁绍猛攻,城中不支,终被攻破,臧洪也被杀。

5、华元登床劫子反(《东周列国志》)

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攻打宋国,大军围城,宋都粮草已尽,情况危急,这时宋国的右师华元急中生智,半夜单身去到楚军营中挟持楚国大夫子反(公子侧)。华元登床劫子反,告诉他宋城内已经“折骨为炊,易子而食”,结果司马子反回去后要求楚王退兵,楚庄王不忍,于是“引师而去”。

扩展资料

易子而食

指春秋时宋国被楚国围困,城内粮尽,百姓不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但是为了生存,俩家交换子女,作为自己的食物;后来用来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易子而食

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 汉·应劭《 风俗 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成语例句: 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 易子析骸 。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

注音: ㄧˋ ㄗㄧˇ ㄒㄧ ㄏㄞˊ

易子析骸的近义词: 析骸易子 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后汉书·来歙传》:“昔 宋 执 楚 使,遂有析骸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关于“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汤献伟的头像
    汤献伟 2025年09月04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汤献伟”

  • 汤献伟
    汤献伟 2025年09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 汤献伟
    用户090406 2025年09月04日

    文章不错《历史上著名的易子而食事件有几次-求具体事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