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

网上有关“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高中数学到底“衔接”什么?

八个知识点入学前需要巩固学习

很多新高一的同学,暑假里都忙着“衔接”,步入高中,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知识难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都想趁着暑假来全方位提升自己,让这一级台阶迈得更稳。但是到底该衔接些什么内容,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直击问题的核心呢

衔接≠上新课、

竞赛培训、巩固复习课

每年的暑假,都有不少新高一的学生去参加初高中衔接的课程,王红权老师提醒我们,做好衔接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但是不要盲目参加,要分清楚到底是不是衔接,衔接的是哪些知识。“不是要急于学习高一的新课本,而是将一些初中应该提高与拓展的部分进行巩固。”

目前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衔接课程讲授大量的高一新知识,衔接课变成了新课。

误区之二:衔接课程讲授大量的初中竞赛内容,衔接课变成了竞赛培训课。

误区之三:衔接课程仅仅是巩固初中知识,衔接课变成了复习课。

数学语言更抽象了

思维方法更理性了

提醒,高中数学和初中有很大不同:

一是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历来学生都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二是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加之时间紧、难度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建议同学们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并且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在哪里?

这8块内容入学前可以再巩固下

■重磅解读

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在哪里?

这8块内容入学前可以再巩固下

初高中知识“脱节”在哪里?“衔接”教育的误区又有哪些?大家可以根据这份资料,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学习。

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删去不讲,但进入高中后,它的运算公式却还在用。比如说:

(1)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

(2)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

(3)三数和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bc+2ac;

(4)两数和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

(5)两数差立方公式:(a-b)=a3-3a2b+3ab2-b3。

2.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在初中已经不作要求了,同时三次或三次以上多项式因式分解也不作要求了,但是到了高中,教材中却多处要用到。

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

这也是初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但是分子、分母有理化却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特别是分子有理化。

4.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二次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在初中,而发展点在高中,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内容.二次函数作为一种简单而基本的函数类型,是历年来高考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经久不衰。

5.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在初中,我们一般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到了高中却不再学习,但是高考中又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因此王老师建议: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能用判别式判定根的情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能运用它求含有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代数式(这里指“对称式”)的值,能构造以实数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

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对称轴、给定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

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

初中教材中同样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在高中,这部分内容被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

8.几何部分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圆幂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教材多常常要涉及。

 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高一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和高一新生所必需面临的难题,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做好高一数学与初中知识衔接,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做好高一数学与初中知识衔接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 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 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 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 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如何学好高一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 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 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 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 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关于“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一只湛恩呀的头像
    一只湛恩呀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一只湛恩呀”

  • 一只湛恩呀
    一只湛恩呀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一只湛恩呀
    用户082303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初中数学和高中有衔接的有那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