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

网上有关“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01 [法]普吕多姆(1839-1907)

孤独与沉思 诗

散文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 [德]蒙森(1817-1903)

罗马风云 散文 “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 [挪威]比昂松(1832-1910)

挑战的手套 剧本小说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 [法]弗-米斯特拉尔(1830-1914)

金岛 诗

散文

“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1904 [西]埃切加赖(1832-1916)

伟大的牵线人 剧本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 [波兰]显克维奇(1846-1916)

第三个女人 小说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 [意]卡尔杜齐(1835-1907)

青春诗 诗

散文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 ,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

[英]吉卜林(1835-1907)

老虎!老虎! 小说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

[德]鲁-奥伊肯(1846-1926)

精神生活漫笔

散文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 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1858-1940)

骑鹅旅行记

小说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

[德]保尔-海泽(1830-1914)

特雷庇姑娘

小说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 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境”

1911

[比利时]梅特林克(1862-1949)

花的智慧

散文剧本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 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

[德]豪普特曼(1862-1946)

群鼠

剧本小说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而有出色成就”

1913

[印度]泰戈尔(1861-1941)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小说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 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5

[法]罗曼-罗兰(1866-1944)

约翰-克利斯朵夫

小说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

[瑞典]海顿斯塔姆(1859-1940)

朝圣年代

散文

“褒扬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

[丹麦]吉勒鲁普(1857-1943)

磨坊血案

小说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1917

[丹麦]彭托皮丹(1857-1919)

天国

小说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9

[瑞士]施皮特勒(1845-1924)

奥林比亚的春天

小说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

[挪威]汉姆生(1859-1952)

大地硕果-畜牧曲

小说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

[法]法朗士(1844-1924)

苔依丝

小说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宽闵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 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

[西]贝纳文特(1866-1954)

不吉利的姑娘

剧本

“由于他以适切之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

[爱尔兰]威镰-叶芝(1865-1939)

丽达与天鹅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

[波兰]莱蒙特(1868-1925)

福地

小说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

[英]肖伯纳(1856-1950)

圣女贞德

剧本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

[意]黛莱达(女1871-1930)

邪恶之路

小说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 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

[法]亨利-柏格森(1859-1941)

创造进化论

散文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

[挪威]温塞特(女1882-1949)

新娘-主人-十字架

小说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

[德]托马斯-曼(1857-1955)

魔山

小说

1930

[美]辛-路易斯(1885-1951)

巴比特

小说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科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

[瑞典]卡尔费尔德(1864-1931)

荒原和爱情

散文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

[英]高尔斯华绥(1867-1933)

有产者

小说剧本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

[俄]伊-蒲宁(1870-1953)

米佳的爱

小说诗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

[意]皮兰德娄(1867-1936)

寻找自我

剧本小说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6

[美]尤金-奥尼尔(1888-1953)

天边外

剧本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

[法]马丹-杜伽尔(1881-1958)

蒂伯一家

小说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

1938

[美]赛珍珠(女1892-1973)

大地

小说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

[芬兰]弗-西兰帕(1888-1946)

少女西丽亚

小说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 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4

[丹麦]约-延森(1873-1950)

漫长的旅行

小说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

柔情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

[瑞士]赫尔曼-黑塞(1877-1962)

荒原狼

小说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 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

[法]安德烈-纪德(1869-1951)

田园交响曲

小说

“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 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

[英]托-爱略特(1888-1965)

四个四重奏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

[美]威镰-福克纳(1897-1962)

我弥留之际

小说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

[英]伯-罗素(1872-1970)

哲学-数学-文学

散文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

[瑞典]拉格奎斯特(1891-1974)

大盗巴拉巴

小说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

[法]弗-莫里亚克(1885-1970)

爱的荒漠

小说

“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

[英]温-丘吉尔(1874-1965)

不需要的战争

散文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4

[美]海明威(1899-1961)

老人与海

小说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 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

[冰岛]拉克斯内斯(1902-)

渔家女

小说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 加瑰丽多姿”

1956

[西]希梅内斯(1881-1958)

悲哀的咏叹调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1957

[法]阿尔贝-加缪(1890-1960)

局外人-鼠疫

小说散文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1958

[苏]帕斯捷尔纳克(1901-1968)

日瓦戈医生

小说诗

“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1959

[意]夸西莫多(1901-1968)

水与土

散文

“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1960

[法]圣-琼-佩斯(1887-1975)

蓝色恋歌

“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1961

[南斯拉夫]安德里奇(1892-1975)

桥-**

小说

“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1962

[美]斯坦贝克(1902-1968)

人鼠之间

小说

“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1963

[希腊]塞菲里斯(1900-1971)

画眉鸟号

散文

“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1964

[法]保尔-萨特(1905-1980)

苍蝇

剧本小说

“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1965

[苏]肖洛霍夫(1905-1984)

静静的顿河

小说

“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 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6

[以色列]约-阿格农(1888-1970)

行为之书

小说

“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1966

[瑞典]奈丽-萨克斯(女1891-1970)

逃亡

诗散文

“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1967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

玉米人

小说

“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8

[日本]川端康成(1899-1972)

雪国-千鹤-古都

小说

“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1969

[爱尔兰]萨-贝克特(1906-1990)

等待戈多

剧本小说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70

[苏]索尔仁尼琴(1918-)

癌症楼

小说

“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71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

情诗-哀诗-赞诗

散文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2

[德]海因利希-伯尔(1917-1985)

女士及众生相

小说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 振兴。”

1973

[澳]帕-怀特(1912-1990)

风暴眼

小说

“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4

[瑞典]哈里-马丁逊(1904-1978)

露珠里的世界

小说

“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1974

[瑞典]埃-约翰逊(1900-1976)

乌洛夫的故事

小说

“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1975

[意]埃-蒙塔莱(1896-1981)

生活之恶

散文

“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6

[美]索尔-贝娄(1915-)

赫索格

小说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7

[西]阿莱克桑德雷(1898-)

天堂的影子

散文

“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

1978

[美]埃-巴-辛格(1904-1991)

魔术师-原野王

小说

“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9

[希腊]埃利蒂斯(1911-)

英雄挽歌

“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80

[波兰]切-米沃什(1911-)

拆散的笔记薄

“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81

[英]埃-卡内蒂(1905-)

迷茫

小说

“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1982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1928-)

霍乱时期的爱情

小说

“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83

[英]威镰-戈丁尔(1911-)

蝇王-金字塔

小说

1984

[捷]雅-塞特尔特(1901-1986)

紫罗兰

“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5

[法]克劳德-西蒙(1913-)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小说

1986

[尼日利亚]索因卡(1934-)

狮子和宝石

剧本散文

1987

[美]约瑟夫-不罗茨基(1940-)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散文

“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

1988

[埃及]纳-马哈福兹(1911-)

街魂

小说

“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 伯语言艺术”

1989

[西]卡-何-塞拉(1916-)

为亡灵弹奏

小说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1990

[墨西哥]奥-帕斯(1914-)

太阳石

散文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91

[南非]纳丁-戈迪默(女1923-)

七月的人民

小说

“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2

[特立尼达]德雷克-沃尔科特

1993

[美国]托妮-莫里森

1994

[日本]大江健三郎

1995

[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1996

[波兰]维斯拉瓦-申博尔斯卡

1997

[意大利]达里奥-福

1998

[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

1999

[德国]君特-格拉斯(1927-)

铁皮鼓

小说

2000

[法]高行健

灵山

小说

2001

[英]奈保尔

小说

通过“敏锐而真实”的文学笔调向世人展示受压抑的历史现实。

2002

[匈]伊姆雷

小说

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划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3

[南]库切

小说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坛子·皮兰德娄》原文|读后感|赏析

小有产者的解释

小资产阶级分子。 韦君宜 《 告诉 》:“天为甚么赋与了我这一副小有产者多感的神经质的心性?”

词语分解

小有的解释 .稍有一些。《易·讼》:“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宋 苏轼 《策略》:“吏民上书,苟小有可观者,皆宜召问。”.谓薄有资财。犹言小阜、小康。 汉 无名氏 《梁相孔耽神祠碑》:“治产小有。” 清 者的解释 者 ě 用在 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 指事 、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 判断 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

作品提要

又到了橄榄丰收的时节,意大利西西里的一个庄园主齐拉发特地定制了一只大坛子来装橄榄油。但是有一天,打橄榄的农民发现坛子裂开了一道口子,齐拉发狂怒不已,农民们向他推荐了技术娴熟的修补匠迪马大叔。于是迪马大叔带着他发明的神奇粘胶来到了庄园,他打算用粘胶来修补坛子,可是齐拉发不相信光凭粘胶就可以将坛子补好。双方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决定,在使用粘胶的同时也使用钉子。迪马大叔把坛子用粘胶补好后,不得不钻进坛子里用钉子再补一次。当他工作完毕后,发现坛口太小了,根本无法从里面出来,他着急万分。齐拉发得知迪马大叔被困在坛子里后,快马加鞭进城求助律师,律师告诉他必须打破坛子放人出来,但是可以向修补匠索要赔偿。齐拉发按照律师的指点向迪马大叔要钱,迪马大叔的态度却是宁愿在坛子里孵虫子也不给钱。双方僵持不下。夜晚,因这个意外事故被耽误而没有回家的农民狂欢起来,在坛子里的迪马大叔也跟着唱起了歌。齐拉发看到这一幕,怒不可遏地冲向坛子,把它推下了山坡。坛子破裂了,迪马大叔得救了。

作品选录

尽管前一年霜打了刚开花的橄榄树,可那一年还是橄榄的丰收年。每棵树都挂着沉甸甸的果实。

罗洛·齐拉发在普里莫索莱的山区庄园种了许多橄榄树。他预料放在地窖里的那五只彩釉坛子会盛不了新榨的橄榄油,因此,他早就在圣·斯泰法诺定制了第六只容量更大的坛子,这个到人胸口那么高的大肚子坛子十分壮观,好像是其他五只的统领。

不消说,为了这只坛子他曾同那里的烧坛子的师傅吵了架。可是,齐拉发又同谁没有吵过架呢?为了一件小事,哪怕是围墙上掉下的一颗小石子,或者一根稻草,他就会嚷嚷着要家里人给他准备骡子进城去打官司。他又是买印花纸,又是付律师的报酬,一会儿告这个人,一会儿告那个人,不知花了多少钱,眼看快要破产了。

据说,他的法律顾问见他一星期要找两三次,都烦了;为了摆脱他,曾经送给他一本类似《圣经》的小册子,那是一本法规大全,为的是在他要挑起纠纷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寻找法律根据。

起先,所有跟他打过交道的人同他开玩笑时,都冲着他叫嚷:“备骡!”现在却说:“查查本儿!”而且还回答道:“请放心! *** 的,我会收拾你们的!”

这只新坛子是花了四两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是一只从未见过的上好的坛子。这么一口好坛子放在磨房里未免太可惜了,那里长年不见阳光,空气不流通,长满了霉菌,还散发出阵阵酸味。

开始打橄榄已经两天了。罗洛先生总是怒气冲冲的,因为他不知怎样给打橄榄的农民和赶骡子的人分配报酬,先照顾谁?是先照顾这些赶骡子的呢,还是先照顾农民?这些赶骡子的人,为了夺取下一季的好收成,往山坡上运送肥料。打橄榄的农民也够累的;可他又怕赶骡子的人撒不匀肥料,又担心打橄榄的人丢了橄榄。最后,他竟像土耳其人似的破口大骂起来。他说:“谁要敢给我丢了一颗橄榄的话,我就饶不了他。”“谁要是撒不匀肥料,我就让他知道知道我的厉害!”他头戴一顶大白帽,卷起衬衫的袖子,挺胸突肚,涨红着脸,满身大汗,东跑西颠,转动着一对狼眼,愤愤然搓着剃光了的双颊,在这面颊上强有力的胡须差不多又从剃过的地方冒了出来。

第三天傍晚,三个打橄榄的农民走进磨房,准备把木梯和竿子放在里面。他们看到那只漂亮的新坛子中间裂开了一道缝,好像有人拦腰一刀,把它分成了上下两截。

“你们看呀!你们看呀!”

“谁干的呢?”

“啊呀,我的妈呀!罗洛先生现在会怎么说呢?一只新坛子,太可惜了!”

第一个农民惶恐无比。他建议立即悄悄溜走,把木梯和竿子靠在墙外。第二个农民却说:

“你们都疯了吗?难道能这样对待罗洛先生?他会以为是我们砸破这口坛子的。大家必须留在这里!”

他走出磨房,用手卷成话筒,喊了起来:

“喂,罗洛先生!罗洛先生!”

罗洛正在山坡下帮助赶骡子的人卸肥料。同往常一样,他使劲打着手势,不时用两只手拚命地往下拉那顶白帽子,让那帽子紧紧地箍在脑壳上,要摘下来,恐怕还得费一番更大的力气。晚霞的余辉渐渐从天际消失,村子重又恢复了宁静。朦胧的夜色笼罩了原野,凉风徐徐吹来。这个狂怒不已的人还在打着他的手势。

“喂,罗洛先生!罗洛先生!”

他终于走上山来。当他看到这口被砸破的坛子时,简直要发疯了。他向那三个农民冲去,抓住一个人的喉咙,把他按在墙上,嚷道:

“圣母呀!你们要赔我这只坛子!”

另外两个农民吓得面如土色,赶紧把他抱住。于是,他又对自己大发雷霆,用帽子猛烈地拍打着地面,自己拚命打自己耳光,跺着双脚,像那些嚎哭死去了亲人的人那样,高声大喊:

“我的新坛子呀!用四两白银买的坛子呀!还没有用过呀!”

他想搞清谁砸了这只坛子。难道它会不打自破?肯定有人出于卑劣的动机或出于妒忌把坛子砸坏的。什么时候?怎样干的呢?可是看不出硬伤的痕迹呀,难道出厂时就是破的吗?这怎么可能呢?当时敲起来它嘡嘡地响得像一口钟呀!

农民们发现他的初怒已消,就开始劝他放冷静一些。说坛子并没有碎得不成样子,还可以补救。一个能干的补坛子师傅会把它修好的,修得像新的一样。正好有一位迪马·利卡西大叔发明了一种奇妙的粘胶,但他牢牢保守着这种粘胶的秘密。用它胶东西,即使千锤百打也不再裂开。只要罗洛先生愿意,明天一大早,迪马·利卡西大叔就可以来。不消四个钟头,坛子就会变得比原来的还好。

罗洛先生不听这些规劝,他认为这些都无济于事。但是他最后还是被说服了。第二天天蒙蒙亮,迪马·利卡西大叔挎着一只工具篮出现在普里莫索莱。

他是一个丑陋畸形的老头,活像一棵橄榄树老朽的树根。除非用一把钩子才能从他的口中掏出一句半句话来。他的傲慢和悲伤隐藏在他畸形的身躯中;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因此,他这个尚未得到正式承认的发明家的功劳也不能赢得人们的理解和欣赏。他左顾右盼,生怕别人窃走他的秘密。

“让我看看你的粘胶!”罗洛先生用不信任的目光对他端详了好一阵子后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迪马大叔颇有尊严地摇摇头表示拒绝。

“看我怎么补吧。”

“能补好吗?”

迪马大叔把篮子放在地上,从里面抽出一块用旧了的、卷得层层叠叠的红布大手帕,然后慢慢地把它打开来。大家好奇地注视着他。最后,露出了一副梁和双腿都已折断、用绳子捆着的眼镜。他舒了口气,别人却笑了起来。迪马大叔对这些并不介意。他拿起眼镜,用手指擦拭了一番,然后戴上,开始煞有介事地检查起这口破裂的坛子来。好半天,他才说道:

“能补好。”

“我不相信光用粘胶就能补好。我还要求用补钉补。”罗洛先生按常规提出要求。

“那我就走了。”迪马大叔干脆地回答。他站了起来,重又把篮子背在身上。

罗洛先生急忙抓住他的胳臂。

“你上哪儿去?猪崽子!就这样打交道吗?瞧你那副查理大帝的神情!该死的蠢驴!我是要在坛子里盛油的呀,补不好油是要渗出来的呀!那么长的裂缝光用粘胶就够了?我一定要补钉,要粘胶和补钉。听我的吩咐!”

迪马大叔合上眼睛,紧闭双唇,直晃脑袋。大家都这样对待他!都不让他痛痛快快地按技术规则干一桩干脆利索的活,都不让他的粘胶发挥作用。

“如果坛子不再像一口钟似的叮作声……”他说道。

“我什么也没有听到。”罗洛先生打断他,“我要补钉!我付粘胶和补钉的钱!我该给你多少钱?”

“如果光是用粘胶……”

“见鬼,你长的是什么脑袋!”罗洛·齐拉发怒斥道,“我是怎么说的?我对你说过,我要补钉。好吧,干完活以后再说,现在我不同你纠缠。”

说罢,他走开了。

迪马大叔满腹怒气,极不高兴地干起活来。他用钻头沿着断裂的边钻眼。每钻一个眼,他的怒气和不高兴的情绪就增长一分。拉弓的嘈杂声伴随着越来越频繁的、刺耳的鼻息声。他的脸气得发青,眼睛眯成一道细缝,闪着愤恨的火星。做完这第一道工序,他猛然把钻头扔进篮里。然后他把断裂的另一截对上,看看钻的眼儿是不是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的位置是不是对应。接着,他用钳子把铁丝绞成与缝眼相等的份数。然后把一个打橄榄的农民叫来做自己的助手。

“使劲,迪马大叔!”这位农民对他说,见他的脸都变色了。

迪马大叔举起一只手做了一个愤怒的手势。他打开装着粘胶的马口铁盒,把粘胶朝天举起晃了两下,好像在说,人们不愿承认它的灵验,我只好把它献给上帝罗。然后他用手指把粘胶涂满缸的裂缝,拿起钳子和早先准备好的铁丝,钻进坛子,命令农民把断裂的两截坛子对好。开始缝补以前,他在坛子里对农民说道:

“拉吧!使劲地拉!看坛子还会再裂吗?让不相信的人去瞧瞧吧!敲吧,敲吧,看这坛子有我这个人在里面是不是还会发出钟一般的响声?去,快去告诉你的主人!”

“迪马大叔,地位高的发号施令,地位低的受苦受难!你快缝补吧!缝补吧!”

于是迪马大叔就着手缝补。他把铁丝穿进邻近的两个眼儿,然后又用钳子拧紧。用了整整一个钟头的时间,才缝补完毕。他的汗如同喷泉一般流在坛子里。他边工作边抱怨自己命苦,而农民在外边一直安慰他。

迪马大叔终于说:

“现在帮我出来吧!”

这只坛子的腹部虽宽,它的颈部却很窄。迪马大叔盛怒之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现在他试了又试,怎么也爬不出来了。而那个农民呢,不仅不帮他忙,反而站在那里捧腹大笑。他被囚禁在由他自己补好的坛子里,找不到出路;要使他出来,只得重新砸破这只坛子。

罗洛先生在一片笑声和喊声中赶到了。迪马大叔在坛子里面活像一只急疯了的猫。

“你们让我出来呀!”他声嘶力竭地喊道,“上帝呀,我要出去!立即出去!你们帮帮我忙呀!”

起先罗洛先生大吃一惊,他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怎么?他在坛子里面?他怎么会把自己缝在坛子里面的?”

他走近坛子,冲着老头喊:

“帮忙?我能帮你什么忙呢?瘸老头,怎么回事?你不该先采取一些措施吗?来,试一试,把你的一只胳臂伸出来……这样!头也伸出来,快,不,慢一些!哎哟!先下去,等一等!这样不行!下去,下去。你怎么搞的?现在有什么法子?别着急!别着急!”他开始劝解周围的人,好像感到不耐烦的不是他而是别人。“我的脑袋都冒烟了!安下心来!这是一桩新案件……备骡!”

他用手指骨节弹了两下坛子。它确实像钟一般叮作响。

“好!修得像新的一样……你等一等!”他对囚禁者说。“去,给我备骡!”他吩咐一个农民。他用五个指头搔搔前额,自言自语道:“你瞧,我出了什么事!这不是坛子,而是魔鬼的玩意儿!那就让它留在那儿吧!”

他跑拢去摸摸坛子,而困在里面的迪马大叔,则勃然大怒,拚命挣扎,就像一只跌入陷阱的野兽一样。

“我亲爱的,这是桩新案件,该由律师处理!我去去就回来,请耐心等待!这是为你好。慢慢来!别着急!我得考虑自己的利益。首先得维护我的权利,再尽我的义务。我付你工钱,付你一天的生活费: 五个里拉。你够了吗?”

“我什么也不要!”迪马大叔大声嚷嚷,“我要出来!”

“你会出来的。但是我还是付你钱,五个里拉。”

他从胸兜中掏出五个里拉扔进坛子。然后他关心地问:

“你吃过早饭了吗?快拿面包和菜来!你不想吃!那你扔给狗吧!反正我请你吃过了!”

他吩咐给迪马大叔拿吃的东西,然后就骑上骡子,快步流星地进城去了。见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去进疯人院,因为他做了那么多奇怪的手势。

幸运的是,他在律师的办公室里没有久等;倒是在他叙明案情以后,为了使律师止住笑,他等了好大一会儿。他被这阵阵笑声激怒了。

“请原谅,这有什么好笑的?阁下,您不感到着急!这坛子可是我的呀!”

律师继续大笑不已,还要他再把案情述说一遍,似乎为了引起他更多的笑声。

“什么,在里面?把自己缝进去了?而你,罗洛先生,竟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想把他……把他关在里面……啊,啊,把他关在里面为了保全坛子?”

“难道我该损失这只坛子?”罗洛·齐拉发紧握双拳反问道,“难道我该破财受辱?”

“可是,您知道这叫什么?”律师终于对他说道,“这叫扣押人!”

“扣押?谁扣他了?”罗洛·齐拉发惊呼,“是他自己扣押自己!我有什么错?”

律师于是解释给他听,说这是两回事: 一方面,他,罗洛先生,应立即释放关在坛子里的人,为的是不被判处扣押罪;另一方面,补坛子的工匠应对他由于缺乏经验和冒失而造成的损失负责。

“啊!”罗洛·齐拉发长叹一声,“赔我的坛子!”

“且慢!”律师说道,“请注意,这可不是口新坛子。”

“为什么?”

“因为它曾砸碎过。”

“砸碎过?不,我的先生。它现在已经补好了。而且补得比原来的更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如果我现在回去把它砸碎,我就无法再把它补好了。这只坛子就完了。律师先生!”

律师向他保证,会考虑这一切的,会让补坛子的工匠按照目前修好的坛子的价值赔偿损失的。

“而且,您可以让他自己先估一个数目。”律师劝他道。

“让我吻吻您的手。”罗洛先生说着,跑开了。

傍晚,他回到住处,发现所有的农民正围着那口藏有人的坛子在欢庆节日。连那只看门狗也参加了节日的欢庆,它又蹦跳,又狂吠。迪马大叔已经平静下来,甚至回味起他奇突的冒险,并以不幸者勉强的快乐心情笑了起来。

罗洛·齐拉发进入人群,探着身子朝坛子里望了一望。

“喂,你好吗?”

“很好。这儿挺凉快的,比我家里都好。”对方回答道。

“我很高兴。我顺便告诉你,我这只坛子,新的时候,值四两银子。你认为现在可值多少钱?”

“连我也在内吗?”迪马大叔问道。

乡亲们都笑了起来。

“静一静!”罗洛·齐拉发大声嚷道,“两者选其一: 要么你的粘胶管点用,要么一点都不管用。如果不管用,那你就是个骗子;如果还管点用,那么这只坛子就像它原来一样应该有它的价钱。多少价钱?你估计一下。”

迪马大叔思索了一阵,然后说道:

“我回答你。如果像我原先想干的那样,光用粘胶补的话,我就不会困在里面了,而那坛子也多少还值原来的价钱。而现在我不得不从里面用这些补钉来补这只坛子,它还有什么价值呢?大概只值原价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一两三分三钱?”罗洛·齐拉发问道。

“只会少,不会多。”

“好。”罗洛先生说道,“就依你的话,给我一两三分三钱。”

“什么?”迪马大叔答腔道,好像并不明白他说的意思。

“我现在砸破坛子让你出来,可你呢,照律师的说法该付给我一两三分三钱。”罗洛先生说道。

“我,要付钱?”迪马大叔取笑道,“阁下开什么玩笑!我准备在这里孵虫子。”

他费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小烟斗,点着以后抽了起来,烟顺着坛子的脖子冒出来。

罗洛先生尴尬地站在那儿。这又变成另一种案情了: 迪马大叔现在不愿再从坛子里出来了。律师竟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现在该怎么办呢?他打算重新吩咐:“备骡!”但天已经太晚了。

“啊!”他说道,“你想住在我的坛子里?所有的证人都在这儿!为了不付这只坛子的钱,他不愿出来了。我准备砸碎它!由于他想赖在里面,明天我要告他非法居住,并妨碍我使用坛子。”

迪马大叔从里边又喷出一口烟,平心静气地回答道:

“不,先生。我丝毫不想妨碍你。我难道乐意待在这里吗?你就让我出来吧,我很愿意走开。付钱,别开玩笑了,阁下!”

罗洛先生勃然大怒,抬起脚来想踢坛子,但他按捺住了;相反,他却用双手紧紧抱住了坛子,使劲提动它。

“您看多好的粘胶!”迪马大叔对他说道。

罗洛·齐拉发怒吼道:“该死的!谁干的坏事,是我还是你?难道还该我赔钱,你就饿死在里边吧!让我们看看究竟谁胜谁负!”

说罢他就走开了,也不再考虑早晨扔进坛子里的那五个里拉。而迪马大叔却想用这五个里拉同农民们一起欢度这一个晚上,因为他们被这意外事故耽误了,只好留在谷场上过夜。有一个农民自告奋勇愿意到附近一家小酒店去买酒。天空挂着一轮明月,似乎是特意为他们安排的。

罗洛先生已经睡了,突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他走出阳台,发现谷场上,月光下,有一群魔鬼: 原来是喝醉了的农民手拉着手围着坛子跳舞呢。迪马大叔在坛子里扯着嗓子得意地高声唱歌。

这一次罗洛先生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像一头疯牛似的冲了下去,农民们都没有来得及躲开。他使劲一推,坛子顺着坡地滚了下去。醉汉们大笑起来。坛子滚着滚着,撞在一棵橄榄树上,碎裂了。

迪马大叔赢得了胜利。

(汤庭国 译)

赏析

生气盎然的场景,神情毕肖的人物,幽默荒诞的情节……皮兰德娄的短篇小说《坛子》讲述的是一个在意大利的西西里乡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由橄榄油坛子引发,啼笑皆非而又妙趣横生。作者以风趣而又幽默的叙事风格向我们勾勒了一幅多姿的风俗画。

在小说中,坛子早早出场。农庄主齐拉发预料到地窖里的五只旧坛子可能盛不下今年的橄榄油,于是特地定制了第六只。小说的开头就这样描绘坛子:“这个到人胸口那么高的大肚子坛子十分壮观,好像是其他五只的统领。”看得出,坛子已经不仅仅是道具,发挥局部的作用,这个承载着农庄主对于财富的幻想的坛子仿佛也有了气势和力量,可以说,它作为一个审美意象,统领着全文。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坛子的“破裂”与“完好”展开的。

由于地窖里没有置放这只新坛子的空间了,所以它暂时被放在长满霉菌的磨房里。这“未免太可惜了”,要知道这可是“一只从未见过的上好的坛子”。在小说的开端,作者对坛子浓墨重彩的描绘使我们马上把焦点聚集在坛子上。突然有一天,坛子裂开了一道缝,平衡随即被打破。花时间猜测是谁弄坏坛子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想办法补救。于是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另一位主角——修补匠迪马大叔。他的信心十足让人们看到了坛子可以完好如初的希望。但是庄园主齐拉发和迪马大叔却因为修补的方法争吵了起来,最终是庄园主占了上风,农民迪马大叔不乐意地服从。这一退让看似妥协,但实际上潜伏着更大的矛盾的暗流。

在迪马大叔一番辛苦的劳作后,坛子修好了,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迪马大叔把自己困在了坛子里。齐拉发知道后简直就像发了疯。他们一个要赔偿金才愿意打破坛子放人出来,另一个死活不愿意给钱。僵持中,故事的矛盾发展到了最高点。被困的迪马大叔索性和农民们狂欢起来,齐拉发怒不可遏地冲向坛子,把坛子推下了山坡。

坛子又破了,迪马大叔胜利了,故事也结束了。

可见,小说的情节是按照坛子的“完好”——“破裂”——“又完好”——“再破裂”的线索来结构的。故事走了一个圈,有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故事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堆积,直至爆发。坛子扮演了一个无声的角色,它虽无意志,也无法行动,但在客观上勾勒出作品清晰简明的结构,同时,它更有利于表现人物丰富的性格特征。

小说在人物性格描写上则突出个性差异。齐拉发是个地地道道的庄园主。他永远怒气冲冲,无端生事。小说中对他惟妙惟肖的描写使我们仿佛也看到一个胡搅蛮缠的小气鬼就在不远处吵吵嚷嚷,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他平日里时常与人发生冲突,动辄进城打官司。开始打橄榄后,他趾高气扬地出现在庄园里,不断指手画脚。他“怕赶骡子的人撒不匀肥料,又担心打橄榄的人丢了橄榄”,竟然像狼一样地东跑西颠,两头监视。

迪马大叔最初出现在庄园时也并不讨人喜欢。他跛着脚,并且显得傲慢与顽固。但是可以感觉出他深沉的悲伤。这悲伤也许是因为他发明的粘胶从未获得他人的承认和欣赏。我们能推断出,在他来为齐拉发补坛子前,他的发明也曾无数次被人质疑。在被否定的过程中,迪马大叔渐渐学会对抗这种怀疑以保护自己,他的方法有些以牙还牙的意味: 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一个暴躁小气,一个沉默高傲。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让故事始终处在矛盾的状态中。随着矛盾的激化,两人的性格也逐渐丰满。

在得知坛子摔破后,齐拉发发疯似的冲向农民,抓住一个人的喉咙;在修补坛子的问题上,他专横地打断迪马大叔,执意要使用钉子……齐拉发像一个不怀好意的仙人掌,他的性格上长着根根锋利的刺,无论是对待他人还是对待生活,总是带有敌意。他夸张的小气不禁让人联想到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些追逐着金钱而走向坟墓的吝啬鬼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贪婪,这种极端的贪婪已经把他们的人性扭曲到了变态的程度。齐拉发虽然还称不上守财奴,但是我们已经体会得到他的贪婪正在吞噬他的善良。迪马大叔被困在坛子里时他甚至想把迪马大叔囚禁在坛子中以求保全坛子。在他的价值标准中,人已非人,而异化为物,他人的价值体现在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所以当迪马大叔在坛子中无法出来时,他关心的不是救人,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财产。

在矛盾发展中,迪马大叔则显出了农民的隐忍乐观的天性。在如何修补坛子的问题上,他听从了雇主的命令,这是对他的发明的又一次侮辱。所以他满腹怨气,咕咕哝哝。可埋怨归埋怨,迪马大叔在工作的时候像一个艺术家似的精工细作。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竟让他忽略了坛口的大小,造成了被困在坛子中的尴尬局面。发现自己无法从坛子里出来时,他也急躁得像一只“急疯了的猫”。可是在农民们狂欢的带动下,他细细回味这一天奇妙的经历,也微笑了。一边是齐拉发的狂躁,另一边是迪马大叔的以静制动。迪马大叔的忍耐牵制了齐拉发的盛怒,最终获得了胜利。

他的微笑是农民面对苦难的态度和选择,虽然有些无奈,但这乐观逐渐抵消了痛苦。心灵的自我调节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场,在影响自身的同时,也改变了外界事态的发展。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描写了当时的月光,它安详地照在大地,使庄园里的欢乐分外的清晰: 农民们忘情地跳舞,坛子里的迪马大叔也扯着嗓子歌唱。他似乎忘记了,他正被坛子囚禁着。

坛子对建构文章的情节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坛子毕竟只是客观的存在物,它本身是毫无主动性来决定故事发展的。决定故事发展脉络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物,特别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本篇小说中,客观存在物坛子的破裂给了人物展现丰富个性内涵的契机,而在人物性格的背后,我们可以隐约窥见的另一个推动故事前进的要素,是深厚的社会原因。

齐拉发气势凌人,蛮横无理;庄园里的农民小心谨慎,辛勤劳动,生怕触犯了主人;个性十足的迪马大叔也不得不听从雇主的命令。这是小说中呈现的人物关系图谱。很明显庄园主齐拉发处于统治甚至可以说是压制他人的地位。反过来,农民和工匠则需服从和遵守,他们是被压抑的群体。在文中,作者借农民之口干脆明了地点明了形成这一社会关系的原因:“地位高的发号施令,地位低的受苦受难!”地位,在这里特指的是财产。齐拉发是有产者,有产者统治无产者,利用无产者创造并积累更多的财富,满足他们不断膨胀的对金钱的幻想。他们知道手中的财产可以控制无产者,而可悲的是,无产者也自觉地依附于有产者。他们埋藏了心中的不平和愤怒,久而久之,压抑自己以服从有产者就成了一种习惯,他们沦为沉默的工具。要使自己安分守己,就必须学会自我安慰,否则就沉默得更痛苦。

在橄榄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本应该老实地干活,但坛子的破裂使生活起了波澜。接着,迪马大叔荒唐地把自己囚禁在坛子里,事情的戏剧性完全打破了生活的平衡。坛子的裂缝成了被压抑者宣泄的通道,他们不管不顾地唱歌跳舞,释放被囚禁的 *** ,把主仆之分、尊卑有别的观念暂时抛置脑后。农民们已经被压抑太久了,所以当有超乎常理的事情发生时,他们才为自己找到一个放纵自己的借口。这是一次尽兴的狂欢。但是在狂欢的背面,藏着一个黑暗的角落,它时时提醒我们,只要地位不平等和金钱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那么,无产者的狂欢永远只是带着疼痛的欢乐。

(庞 玲)

关于“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寄天的头像
    寄天 2025年08月28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寄天”

  • 寄天
    寄天 2025年08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寄天
    用户082808 2025年08月28日

    文章不错《诺贝尔奖文学奖历年的得主及作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