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

网上有关“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隋唐:

唐朝,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

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

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

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

明朝:

明朝的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诸妃中以皇贵妃位次最高,仅次于皇后,贵妃为第三。终明一朝,共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级,但各时期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

清朝:

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扩展资料:

纵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封建帝王的这种多妻制是一种极端罪恶腐败的制度。

首先,它是对妇女的摧残压迫。“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对这些被压迫少女的命运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她们或始而得幸,旋即被弃;或终生望幸,却永宿空房,不得见皇帝一面;或小有不慎,触怒帝尊,则刀斧加身。

高墙深宫,月园月缺,不知有几多怨叹,几多血泪。黄宗义曾愤怒地斥责封建皇帝,“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乐”,造成民间多怨夫,宫中多怨女。其实这还只是后妃制度罪恶之一端。

其次,这种多妻制也腐蚀皇帝本身。他们有的春宵苦短,懒于国政,倾复邦国;有的因纵欲过度,而伤身害命。中国皇帝长寿者少,后妃如云,纵欲无度,*乐自状实为原因之一。

再而,官闱内部,争宠嫉妒,倾轧残杀,以及种种秽闻丑行,更对整个官僚机器隐寓着潜在的危险。众所周知,如汉之吕后残杀戚夫人,何其残忍。这种嫉妒残害,仇杀报复的惨剧,在历代宫廷中屡见不鲜,其罪恶之源,即在皇帝的一夫多妻制。

汉成帝时,赵飞燕姐妹切盼生子,以巩固其受宠的地位。但她两人又偏偏不孕,于是赵飞燕即专选一些多子的侍郎宫属和宫奴等与他们私通。其妹则在成帝面前为她巧加掩饰,即使如此,她仍不孕。对宫中其他美人,已怀孕者令其堕胎,已生子者加以杀害,赵氏姐妹绝不让其他宫人生子破坏她们的地位,因此死于她们手中的生命不知有多少。

封建帝王都高唱伦理道德,似乎只有他们才是知礼守法的典范。殊不知宫闱以内,失德败行,秽乱官掖的丑闻屡见于史。臭名昭著者如贾南风即是伤风败俗的典型,她是晋惠帝皇后,她不只狠毒悍嫉,而且*丑外张。她连生四女,偏不生男。她比赵飞燕姐妹更凶悍,竞用卫士所执的大戟,当胸将一怀孕官妾刺死。

晋武帝自矜“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是最尊崇“礼法”的。贾南风的秽行丑闻,则无异于给了晋武帝一个响亮的耳光,打下了司马氏家族虚伪惑人的“礼法”面具,彻底暴露了辉煌宠丽的宫廷中的腐朽污秽。凡此种种,必将影响庞大约封建官僚机器的运转,削弱历代帝王的统治地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嫔妃等级

一、唐建国之初 参照隋朝旧制皇后以外另设:

1、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2、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3,以下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

(1)、婕妤九人,正三品。

(2)、美人九人,正四品。

(3)、才人九人,正五品。

4、以下三等是为八十一御妻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1)、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2)、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3)、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二、唐玄宗开元年间 除皇后外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1、皇后之 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2、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3、婕妤九人,正三品。

4、美人九人,正四品。

5、才人九人,正五品。

6、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7、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8、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三、宋朝与唐朝相仿,妃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又加一宸妃。

扩展资料

(一)、后宫:君主时代妃嫔住的宫室。

(二)、嫔妃:是指君主的妾室。经过正式的册封后,会拥有不同等级的位号、待遇。

(三)、在东亚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的影响下,君主通常会拥有一位皇后和数量不等的妃嫔,妃嫔可从数人至千人不等。

(四)、各个时代嫔妃的等级排列都不相同。

(五)、后宫各部门。

(1)、宫女。

根据品级的不同,各级宫妃享受的待遇也不同。如:第一等的夫人是除皇后之外最高等级的人,相当于宰相级别的人,服侍她们的人包括数目庞大的随侍女官,宫女,针黹妇,杂役等等,加上负责后宫炊事用度的宫女,比一个宰相府的人还要多。

(2)、掖庭局。

主要负责掌握后宫簿籍。

(3)、奚宫局。

负责管理后宫的疾病以及死亡。

(4)、内仆局。

这个机构比较有趣,主要负责后宫的照明系统,当时的照明用具是蜡烛,所以他们就负责管蜡。

(5)、宫闱局。

这个是最忙的部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处,事无巨细,全要操心,包括有掌扇、给使等等职务。

(6)、内宫局。

类似于今天的财务部门,负责仓库及出纳。

(7)、内侍省。

除了这五大局外,皇宫里还设置了内侍省,共有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八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及寺人二人。他们作为太监的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考核宦官,保证向后妃们提供一流的服务。

百度百科-唐朝后妃

百度百科-古代嫔妃等级

关于“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钰莹的头像
    钰莹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钰莹”

  • 钰莹
    钰莹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隋...

  • 钰莹
    用户082409 2025年08月24日

    文章不错《古代妃嫔的等级如何划分?》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