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望舒的记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舒的记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屈原《楚词·离骚》有记载:“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e 一声)。’”
2、可代指月亮,见于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馀耀。”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can 一声)乘,纤阿为御。”集解:“纤阿,月御也。”索隐:“纤阿……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数度,跃入月中,因为月御也。’”
月亮别称 望
月亮的别称“望舒”来源于古神话中为月亮驾车的天神望舒。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在《离骚》中,描述了上天入地漫游求索的情景,前有月神望舒代为开路,后有风神飞廉追随。后世将望舒用作月亮的代称。
1、夜光:来自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被后羿的射日英雄所救,得以留在月宫中,因此常被称为“夜光”。素娥:在古代神话中,嫦娥是月宫中的仙女,因此被称为“素娥”,寓意着月亮的纯洁和美丽。
2、银钩:月亮的形状犹如弯钩,银钩就成为了月亮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月亮的神秘和迷人。玉蟾:在古代神话中,月亮上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因此被称为“玉蟾”,寓意着月亮的神秘和神圣。
3、桂魄:在古代神话中,月亮被认为是由桂树所化,因此被称为“桂魄”,寓意着月亮的神秘和神圣。圆光:月亮是圆形天体之一,因此被称为“圆光”,寓意着月亮的圆满和明亮。玄兔:在古代神话中,月亮中有一只兔子,因此被称为“玄兔”,寓意着月亮的神秘和可爱。
月亮的相关知识如下:
1、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由于发射太阳光而被人们观测到。月球表面自由落体重力速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有众多环形山、山系、月海、月陆、辐射纹等结构,无水,基本无大气,温度变化大,在太阳光直射下高达127摄氏度,夜间降至零下183摄氏度。
2、月球也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1959年前苏联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月球号和先驱者号月球探测器。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月亮别称望舒。
望舒:
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望舒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月御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月亮有着无穷无尽的疑问和想象,越是浪漫的人,越是想得离奇。
其他称呼:
婵娟代表月亮。因为月亮皎美、明净、柔和、恬静,被视为团圆、美好、光明、高洁的象征,文人墨客以极其丰富的想像赋予了月亮这个美好的称呼。婵娟最早是形容女子的美貌和妩媚的形态,后来用以比喻月亮如同美人一般美好,于是婵娟也可成了月亮的美称。
不由想起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也成了民俗中中秋节最诗意最美好的祝福。
月亮结构特征:
(1)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
(2)大气环境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3)分层结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1500℃,所以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关于“望舒的记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丹易”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望舒的记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望舒的记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屈原《楚词·离骚》有记载:...
文章不错《望舒的记载》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