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落叶乔木类
梧桐别名青桐、桐麻、中国梧桐、国桐、桐麻碗、瓢儿果树
重阳木别名茄_、红桐、乌杨、秋枫、赤木、胡杨
白腊别名加拿大白蜡、洋白蜡、美国木岑、白栓、白椽、白腊椽
栾树别名灯笼树、摇钱树、木老芽、黑色叶树
黄山栾树别名全缘叶栾树、大夫树、灯笼树
无患子别名木患子、油患子、洗手果、肥珠子、圆皂角、皮皂子
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黄华、石连、黄木连、木蓼树、鸡冠木、洋杨、烂心木、黄连茶
合欢别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鸟绒树
金钱松别名金松、水树
银杏别名白果
法国梧桐别名悬铃木、净土树、鸠摩罗什树、祛汗树
青桐别名青皮梧桐
紫花泡桐别名毛泡桐
垂柳别名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根名]
枫香别名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路路通
香花槐别名富贵树、宝贵树
刺槐别名洋槐、德国槐、胡藤
国槐别名槐树、家槐、种槐
龙爪槐别名蟠槐、垂槐、倒栽槐、盘槐
水杉别名水桫、粗枝云杉
池杉别名池柏
榉树别名血榉、金丝榔、沙榔树、毛脉榉、大叶榉、石生树、大叶榆、面皮树、纪株树、沙楞、红榉、黄榉、红珠树、鸡油树
榆树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
灯台树别名六角树、女儿木、瑞木
南酸枣别名山枣、五眼果、酸醋树、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花心木、鼻枣子
檫树别名枫荷桂、独脚樟、半枫樟、天鹅枫、山檫、青檫、桐梓树、檫木树、梓木、黄楸树、天鹅、
火炬树别名鹿角漆、火炬漆、加拿大盐肤木
厚朴别名川朴、温朴、油朴、凹叶厚朴、紫油厚朴、厚皮、赤朴、烈朴、川厚
珊瑚朴别名棠壳子树
喜树别名旱莲木、水栗子、天梓树、千张树、水桐树、水白杂
乌桕别名_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鸡爪槭别名鸡爪枫、青枫、雅枫、槭树
元宝枫别名平基槭、色树、五角枫、五脚树、平羞械
江南桤木别名水冬瓜、水青冈
臭椿别名樗树,木砻树,恶木棒根皮、凤眼草、樗根皮
香椿别名椿芽、红椿、椿花、香椿芽、椿甜树、椿阳树、椿树子、春尖花、
千头椿别名千头臭椿
枫杨别名元宝树、枫柳、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麻柳树、枰柳、燕子树、大叶柳、鬼柳、魁柳、平柳、水沟柳、水槐树、溪沟柳
马褂木别名鹅掌楸、双飘树
红叶李别名樱桃李、紫叶李
红枫别名红鸡爪槭
槭树别名青枫、青槭
白玉兰别名木兰、玉兰花、广玉兰、玉兰、望春花、缅桂、白缅花
红玉兰别名木兰花、紫玉兰
杜仲别名丝棉树、丝棉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北仲、绵杜仲、绵树皮、木棉、乱银丝、鬼仙木、厚杜仲、丝仲、丝连皮、丝拣树皮
紫薇别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
樱花别名山樱花、楔、荆挑、福岛樱、青肤樱
腊梅别名然黄梅、黄梅花、蜡梅、黄梅、腊木、香梅、黄腊梅、铁筷子
白桦别名桦树、桦木、桦皮树、粉桦、兴安白桦
红桦别名纸皮桦
漆树别名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树
皂角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三角枫别名丫枫、鸡枫树、米老排
阔瓣含笑别名阔瓣白兰花、云山白兰
苦楝别名楝树
梅花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红梅、绿梅
蓝花楹别名巴西紫葳、非洲紫葳、蕨树、蓝雾树、西紫葳、金凤花、紫云木
黄金槐别名金枝槐、金枝国槐、黄茎槐、黄枝槐
雀梅别名对节刺、雀梅藤
紫叶挪威槭别名红国王、国王枫、红帝挪威槭、大叶红枫、紫叶挪威枫
金钱槭别名双轮果
腊肠树别名香肠树、阿勃勒、黄金雨、长果树
日本四照花别名石枣
复羽叶栾树别名灯笼树、摇钱树、国庆花、花楸树、泡花树、马鞍树
元宝槭别名槭、五角枫、元宝树、平基槭
雪松别名香柏、喜马拉雅雪松
冷杉别名华北冷杉、臭松、东陵冷杉
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杉
白皮松别名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蟠龙松、蛇皮松
日本五针松别名五钗松、日本五须松、五针松
湿地松别名古巴松
黑松别名白芽松、日本黑松
侧柏别名柏树、扁柏、香柏
圆柏别名桧柏、红柏、刺柏、红心柏
塔柏别名蜀桧、蜀柏木
龙柏别名柏树、龙柏树、龙松、绕龙柏、螺丝柏
竹柏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挪树、椤树、杜木、猪油木、油楂子、山衫、桫杉、那木、竹叶柏
金桂别名木樨、月桂、岩桂、九里香
四季桂别名月月桂
桂花别名九里飘香别名木樨、丹桂、金桂
红皮云杉别名虎尾松、高丽云杉、红皮臭、白松
日本柳杉别名孔雀杉、柳杉(通称)
巨杉别名世界爷、北美巨杉
深山含笑别名光叶白兰、莫氏含笑、含笑梅、烧酒花、野厚朴
乐昌含笑别名南方白兰花、广东含笑、景烈白兰、景烈含笑
峨眉含笑别名峨眉白兰花、威氏黄心树
含笑别名香蕉花、含笑花
醉香含笑别名火力楠
杜英别名杜莺、山杜英、羊尿树、胆八树
棕榈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
红翅槭别名费伯槭、罗浮槭、华氏槭、俗名叫“红蜻蜓”
香港四照花别名野荔枝、石枣、山荔枝、秀丽四照花、香港秀丽四照花
红果冬青别名野白蜡、叶火棘,火焰树
乳源木莲别名狭叶木莲、木莲、狭叶野厚朴
大叶女贞别名蜡树、万年青桢木、将军树、女桢
木荷别名何树、荷木
假槟榔别名亚历山大椰子
香樟别名樟树、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
阴香别名山玉桂、野玉桂、香胶叶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广东桂皮、假桂枝、香桂树、野桂树、香柴、炳继树、计树
广玉兰别名洋玉兰、大花玉兰、玉兰
桂花别名木樨、月桂、金桂、岩桂、九里香绒_木、萝卜丝花
青冈栎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油松别名红皮松、短叶松、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黑松、赤松
石楠别名石楠千年红、扇骨木
富贵籽别名红凉伞、朱砂根、百两金、凉伞遮金珠
大叶樟别名沉水樟、黄樟
红叶石楠别名酸叶石楠、红罗宾、红唇、火焰红、千年红石
女贞别名红罗宾、红唇
孔雀球别名孔雀丸、孔雀姬、兰蛇丸、千蛇目、伏南大戟
黄云柏别名扁柏
法国冬青别名珊瑚树
王棕别名大王椰子、古巴葵
桄榔别名糖树、砂糖椰子
椰子别名胥余、越王头、椰瓢
云南山茶别名滇山茶、野花茶、滇茶花、大茶花、南山茶
水翁别名水榕、水香、酒翁、土槿皮
中东海枣别名银海枣、野海枣、林刺葵
加拿利海枣别名长叶刺葵、加拿利刺葵、槟榔竹
老人葵别名丝葵、华盛顿葵、裙棕、加州蒲葵、华盛顿椰子
黄山松别名天日松、台湾油松、台湾二针松、短叶松、台湾松
海檬果别名山木羡仔、猴欢喜、海木羡仔、山仔、海仔、海芒果
波罗密别名木波罗、树波罗、天波罗、优珠昙、婆那娑、阿萨躯
青海云杉别名泡松
浙江樟别名浙江天竺桂
龙眼别名龙目、桂元、益智、兴化丸、亚荔枝、荔奴
三、绿化果树
碧桃别名千叶桃花、粉红碧桃、花桃、桃花、观赏桃
胡柚别名胡州、壶柚、金柚、常山胡柚
枇杷别名卢橘、卢桔、金丸、金弹
香榧别名玉山果、被赤果、玉榧、粗榧、血榧、木榧、野极子、榧实、罴子、彼子、赤果
杨梅别名树梅、珠红、龙睛、朱红、水杨梅、白蒂梅、树莓、树梅、杨桃、椴梅
山核桃别名碧根果树
垂枝桃别名垂枝碧桃
樱桃别名牛桃、石蜜、朱茱、麦英、李桃、含桃、荆桃、珠颗、珠樱
柿树别名朱果、猴枣、柿子树、柿子
板栗别名猴板栗、毛栗、风栗、栗子、魁栗、大栗、毛板栗、栗子树
木瓜别名木梨、木瓜海棠、光皮木瓜、_楂、木李、番木瓜、万寿果
无花果别名蜜果、映日果、聚花果、奶浆果、树地瓜、文先果、明目果、隐花果
五味子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
苹果树别名蛋包饭
柚子别名文旦、香抛、柚、雪柚
萄葡别名草龙珠、蒲桃、山葫芦、小本山葡萄、小叶山葡萄、山葡萄
蓝莓别名都柿
香蕉树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蕉子、蕉果
芭蕉别名芭蕉头、牙蕉、板蕉、绿天、扇仙、甘蕉
梨树别名水梨、山_、玉露、蜜父、快果、果宗、玉乳
杏树别名杏花、杏
李树别名台湾李、中国李、欧洲李、李子、李仔、平蒂李、红肉李、桃按李、珍珠李、沙连李、里花螺李、金线李、紫李、黄李、水李、牛李、绿李
椰子树别名椰树
山桃别名山毛桃、野桃(四川)、花桃(山东)
芒果别名庵罗果、檬果、蜜望子、香盖
荔枝树别名离枝、丽枝、丹荔
垂丝海棠别名海棠、海棠花、垂枝海棠
香泡别名枸橼、香圆、香橼、钩缘子
柑橘别名橘子
石榴树别名安石榴、珍珠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天浆
薄壳山核桃别名碧根果树、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
金弹子别名瓶兰、剌柿、瓶兰花、乌食、黑塔子
山楂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南山楂、小叶山楂、山里红、酸梅子
枸杞别名杞子、红耳坠、地骨子、枸茄茄、枸杞头、血杞子、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狗奶子根、杞根、地骨、地辅、枸杞根、津枸杞
木瓜树别名木梨、降龙木、番木瓜、番瓜
秦淮河八大名妓是哪八位?以及关于她们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 2.1 拼音名 2.2 铅丹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状 2.5 炮制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铅丹的用法用量 2.9 注意 2.10 摘录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丹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铅丹的别名 3.5 来源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铅丹的药理作用 3.10 鉴别 3.11 炮制 3.12 性味 3.13 归经 3.14 功能主治 3.15 铅丹的用法用量 3.16 注意 3.17 附方 3.18 各家论述 3.19 摘录 4 《三因》卷十七 4.1 方名 4.2 铅丹的别名 4.3 组成 4.4 功效 4.5 主治 4.6 铅丹的用法用量 4.7 制备方法 4.8 附注 附: 1 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铅丹 1 拼音
qiān dā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丹 2.1 拼音名Qiān Dān
2.2 铅丹的别名黄丹、朱丹、红丹、漳丹、彰丹、朱粉、松丹、陶丹、铅黄、丹粉
2.3 来源为纯铅经加工制造而成的四氧化三铅(PB3O4)。
2.4 性状
橙**或橙红色质重的细粉,光泽暗淡,不透明,用手摸之,光滑细腻。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稀液。
2.5 炮制将纯铅放锅内加热炒动,利用空气使之氧化,然后放石臼中研粉,用水漂洗,将粗细粉分开,细粉再经氧化24小时,过筛。
2.6 性味辛、咸,微寒。有毒。
2.7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肿毒,创伤出血,烧烫伤。
2.8 铅丹的用法用量外用适量。作为熬制膏药的基础剂。
2.9 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慎防铅中毒。
2.10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丹 3.1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3.2 拼音名Qiān Dān
3.3 英文名red lead, minium
3.4 铅丹的别名丹、黄丹、真丹、铅华、丹粉、黄龙肝、红丹、虢丹、国丹、铅黄、黄虢丹、朱粉、松丹、东丹、朱丹、陶丹、障丹、桃丹粉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3.6 生境分布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3.7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橙红色或橙**粉末。不透明;土状光泽。体重,质细腻,易吸湿结块,手触之染指。无臭,无味。以色橙红、细腻润滑、遇水不结块者为佳。
3.8 化学成份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或写作2PbO·PbO2,理论上PbO2为34.9%,但实际上优质品为2325%。铅丹的红色颇不相同,但与Pb3O4含量则无甚关系。
3.9 药理作用铅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寄生虫,并有制止粘液分泌的作用。
3.10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热盐酸后,有氯气产生,可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色;并产生白色氯化铅沉淀。(检查铅盐)(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稀硝酸,使其溶解,滤过,取滤液3ml加铬酸钾试液2ml,产生**沉淀,分离,沉淀加2mol/L氢氧化铵试液或2mol/L稀硝酸试液均不溶解;加2mol/L氢氧化钠试液,沉淀即溶解。(检查铅盐)(3)取本品少许,置火柴杆上燃烧,可见有密集的微小铅粒。(检查铅盐)(4)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6.23(1),3.37(10),3.10(2),2.90(4),2.78(4),2.62(3),2.25(1),2.03(1),1.96(1),1.82(1),1.75(2)。
3.11 炮制《纲目》:凡用,以水漂去消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
3.12 性味辛;咸;寒;有毒
3.13 归经心;脾;肝;胆;肾经
3.14 功能主治解毒祛腐;收湿敛疮;坠痰镇惊。主痈疽疮疡;外痔;湿疹;烧烫伤;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3.15 铅丹的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熬膏。内服:入丸、散。
3.16 注意虚寒吐逆忌服。
1.《本草经疏》:吐逆由于胃虚及因寒发吐者,皆不宜服。
2.《本草汇言》:惊癎由于血虚者,毋乱投也。
3.17 附方①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黄丹七两,蜡二、三两,白蔹二两(锉),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二两(末),黄连一、二两(锉),生油一升。上药白蔹等三味,以生锦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故帛摊贴,日二换之。(《圣惠方》黄丹膏)②治臁疮久不愈,并风癣疥癞血风等疮:黄丹(淘洗七次,净取)一两五钱,黄连五钱,川芎五钱,海螵蛸三钱,轻粉、潮脑、水龙骨。上为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第一日用二贴,第二、三日用一贴,第四、五日用一贴,第六、七日以后,三日换一贴。尚存如钱大一处,不能收口,以松香四两,葱头一把,共捣烂,置于碗中,以滚白水冲下,良久去水,取药捻成饼贴疮上。尚有针细一孔,流水不完,取蒜头、葱头内第二层白皮,贴三、四日。(《疡科选粹》黄丹膏)③治破伤水入,肿溃不愈:铅丹、蛤粉等分。上二味,同炒令变色。掺疮上水即出。(《圣济总录》铅丹散)④治外痔:黄丹、滑石各等分。上为细末。新汲水调涂,日三、五次上。(《婴童百问》丹石散)⑤治金疮并一切恶疮:上等虢丹、软石膏不以多少(火煅通红)。上细研和令如桃花色。掺伤处。(《百一选方》桃红散)⑥治痘毒,脓水淋漓:黄丹、轻粉各五分,黄连末二钱。上研匀。搽患处。(《小儿痘疹方论》丹粉散)⑦治小儿口疮:黄丹一钱,生蜜一两。上相和深瓯盛,甑内蒸令黑为度。每用少许,鸡毛刷蘸口内。(《普济方》大效金丝膏),⑧治目赤及翳:铅丹、乌贼骨大小等分。上二味合研细,和白蜜如泥,蒸之半食久,冷,着眼四眦,日一。(《千金方》>⑨治眼卒生珠管:铅丹半两,鲤鱼胆汁量铅丹多少用。上二味,合调如膏。点注目眦中,日三、五次。(《圣济总录》铅丹膏)⑩治汤火伤:黄丹一两,潮脑五钱。为末。以蜜调匀,涂患处。(《疡医大全》)11.治蝎螫人:黄丹醋涂之。(《补缺肘后方》)12.治风癎: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砖一口,以纸铺砖上,先以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然后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三至五分,温酒下。(《博济方》驱风散)13.治赤白痢:黄丹一两(炒令紫色),黄连一两(去须。微炒)。上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生姜、甘草汤下五丸。(《圣惠方》)14.治消渴:铅丹二两,栝楼八两,茯苓、甘草(炙)各一两半,麦冬八两(去心)。上五味捣筛为散。旦以浆服方寸匕,日二。(《千金翼方》铅丹散)15.治腋气:腻粉、明矾、红丹各等分。上为末。临睡时抹之。(《续本事方》)
3.18 各家论述1.《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癎癫疾,除热下气。
2.《别录》: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
3.《药性论》: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
4.《日华子本草》: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5.《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6.《医学入门》:主中恶心腹胀痛。
7.《本草衍义补遗》:丹出于铅而曰无毒,又曰凉,予观窃有疑焉。曾见中年一妇人,因多子,于月内服铅丹二两,四肢冰冷强直,食不入口。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加附子,数帖而安,谓之凉而无毒可乎?8.《纲目》: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血分,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癎癫狂,吐逆反胃。能消积杀虫,故治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积。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3.19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4 《三因》卷十七 4.1 方名铅丹
4.2 铅丹的别名催生铅丹
4.3 组成水银2钱,黑铅1钱(铫内熔,投水银结成砂子)。
4.4 功效催生。
4.5 主治难产横逆。
4.6 铅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2丸,临坐草,时以香水吞下。
4.7 制备方法用熟绢巾纽出水银,细研,以汗衫角纽做丸,如绿豆大。
4.8 附注催生铅丹(《济生》)。
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 铅丹丸iāndānwán《圣惠》卷五十二:方名:铅丹丸组成:铅丹1分(炒令紫色),人参1两(去芦头),天雄...
铅丹散ndānsǎn《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铅丹散:处方:铅丹胡粉各15克栝楼根甘草各75克泽泻石膏赤...
铅丹膏ndāngāo《圣济总录》卷一八二:方名:铅丹膏组成:铅丹10两,风化石灰1斤,猪脂1斤。主治:小儿...
大通水银丸dàtōngshuǐyínwán处方:水银1两,铅丹(研)1两,丹砂(研)1两,胡粉(研)1两,铅霜...
神应膏半两,东南槐枝2条,柳枝2条(各长7寸,锉细),铅丹3两,巴豆3分(去皮研),清油6两。功效:去恶肉...
更多用到中药铅丹的方剂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 拔毒生肌散
方剂约有2首。中成药拔毒生肌散的主要成分为红粉、铅丹、轻粉、煅龙骨、炉甘石、煅石膏、冰片、白蜡末。《...
艾烟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
千金散)1两1分,白石脂(研)1分,赤石脂(研)1分,铅丹(炒,研)1分,胡粉(炒,研)3分,石膏(碎,研...
阳和解凝膏渣再煎诸药至枯,去渣隔宿使油冷,每油一斤,入炒透铅丹七两搅和,次日文火再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
黑锡丹全录》卷一五四:方名:黑锡丹别名:二味黑锡丹、黑铅丹组成:黑铅2两,硫黄2两。主治:口疮。阴阳不升降...
更多用到中药铅丹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铅丹 《普济方》:[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
。再入乳香末三两。松脂六两。更煎烊后滤去滓。细罗铅丹三斤。别炒紫色。旋入药油内煎。柳枝搅紫色去火。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切痈疽诸疮膏药扑损。乌犀膏方白芷板蓝根苦参芎(并细锉各一两半)铅丹(六两)清麻油(一十五两)上六味,先将油并前四味...
《本草述钩元》:[卷四五金部]铅丹一名黄丹。可入丸散。熬膏药。不入汤用。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铅丹)、铅华。正误见粉锡下。集解《别录》曰∶铅丹生于铅,出蜀郡平泽。弘景曰∶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八消渴门]消渴一、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
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
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二、侠肝义胆李香君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三、风骨赠峻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四、侠骨芳心顾眉生
顾眉生即顾媚,是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可见她不但有着仕女的娉婷娇姿,更具文才艺技。
著名文人余怀与顾眉情谊甚笃;后顾与刘芳约为夫妇,不久她背约嫁给了早已降清的“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定山作妾,刘因此而以身殉情。龚得顾媚甚宠爱,号曰“善特”,后以顾为亚妻,受为一品封典。龚时为清廷礼部尚书,在京师四方名士尊如泰斗,凡有客求龚诗书画时,皆由顾媚代笔,顾声名才气愈盛。顾氏曾多镒利用龚的政治地位,对抗清志士慷慨解囊。
1657年龚携顾媚重游金陵,寓秦淮河畔大油坊巷市隐园。有一天她向正在写诗的龚说,她在文德桥遇到了身著和尚衣服的阎尔梅,龚暗吃一惊,原来净本是沛县举人,清兵南下时他在徐州劝史可法率军北上山东阻击;这几年他到处鼓吹反清复明,为清廷追缉。正在讲着,阎尔梅逃进了市隐园中村堂,此时四周已被清军乌黑在顾媚机智的庇护下,终掩阎脱险。所以大才子袁枚赞之曰 :“礼贤爱士,侠内峻嶒”。
1664年深秋,顾媚在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龚府内病逝,吊丧的车辆有数百乘;连远在江南的阎尔梅、柳敬亭、余杯亦在安徽庐州为她开吊设祭。龚还在北京长棒寺为其建了妙光阁,并为之著有《白门柳传奇》流传于世。
五、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
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3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忆,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六、才画横溢马香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七、风流女侠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
《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风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一,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八、艳艳风尘董小婉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出身于苏州一户以经营刺绣为生的商家,在其十三岁那年,不幸父亲暴病身亡。又过两年,已至明末,天下大乱,乱象迫近苏州,其母白氏打算收拾家什逃难,却发现并无银两可随,气急攻心,病倒在床,生活重担一下落到了年方十五的董白身上,这种感受,如同已养成孤高自傲性格的她,不肯低头向人借贷。情急之下,于南京秦淮河畔画舫中卖艺为生,改名小宛,以此来维持生计,同支持母亲的医药费。
在其从艺过程当,正因其性格孤傲,又极富才气,很快在秦淮河畔出了名。却也因此得到了文人雅客赏时的同时,遭到世俗小人的无视。一度负气离开南京,终因生活所迫又在半塘妓院重操旧业,但始终为卖艺不卖身。后结识乡试一度名落孙山、当时称“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二人相识一段时日后,董小宛仰慕其品性谈吐,遂以身相识,因冒辟疆已有正室,故只作小妾。但董小宛并未因地位的偏离而悲凉,而是比丫环更周到地侍候着长辈。在以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而闻名于乡里的同时,对丈夫,小宛更是关照得无微不至。更是烧得一手好菜,其名并列于“历代十大名厨”之列。现今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即为她所作。
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在过了数年安乐日子后,战乱再起,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南下,各地战火烽起,举家辗转逃难后,家产也尽量流失。战乱过后,全身的日子已过得十分艰难。俗话说得好,祸不单行,此时的冒辟疆却病倒了。小宛时刻不离身、无微不至地照顾大病中的丈夫,在冒辟疆病逾后,小宛却已骨病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就是在这种饥贫交加,食不果腹的生活环境下,使得小宛体质已极度亏虚,终因此而于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关于“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静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乔木种类名称大全(分享常绿乔木的树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