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管断裂点?

网上有关“什么是毛管断裂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毛管断裂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土壤含水量常划分为:

--- 最大吸湿水量:在饱和空气中,干燥土粒能够吸附的最大水量。

--- 最大分子持水量:土粒分子力所结合水分的最大量,薄膜水厚度达最大 值。

--- 凋萎含水量(凋萎系数):植物根系的吸力约为15个大气压,对于土粒吸附的吸力大于该值的水分,植物则无法利用。当土壤水分低于这时的含水量时,植物将缺水而凋萎死亡,该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含水量。

--- 毛管断裂含水量:湿润的土壤逐渐干燥时,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毛管断裂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低于该值后,土壤中的水分只能以水汽和薄膜水的形式向蒸发面运移。

--- 田间持水量:土壤能够保持而不在重力作用下流走的最大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这时继续下渗的雨水,将补给潜水,形成地下径流。

--- 饱和含水量:土壤中的孔隙全部被水充满情况下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入渗的形态与常数

问题一:最优含水量什么意思 最优含水量意思:

指与理论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也即粒料在最佳压实状态下的含水量。

最优含水量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的理论含水量,当试样达到最优含水量时才可能达到这个试样的最大干密度,而压实度试验就是以最优含水量下的干密度来作为标准的干密度。当现场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的±2%压实度就不可能会合格,所以现场控制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二:什么是土的最优干密度和最大含水量(土力学) 您好,很高兴为您接解答,希望能帮助您。

最大干密度:在击数一定时,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达到某一值时,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招致干密度的减小。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称为最大干密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最大含水量:土达到饱和时的含水量为最大含水量。

AST结构软件团队

问题三:什么叫最佳含水量 室内击实试验:填料达到最大干密度时所测得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问题四:最优含水量的取值原则 土的压实效果与压实时的含水量有关。土在最佳含水量(wop)时压实填料,可以获取最经济的压实效果和达到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是一相对值,压实功能的大小和土的类型而异,所施加的压实功越大,压实土的细粒含量越少,则最佳含水量越小,而最大密实度越高。因此,最优含水量指的是对特定的土在一定的夯击能量下达到最大密实状态时所对应的含水量。施工中很难到达最优含水率,因此,在回填土施工中并不要求达到最优含水率,而是用“压实系数”来控制回填土质量。一般影响土压实的因素有这几种:压实力,含水量和土的组成级配。那么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干燥的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易压实,含水量大了,那么土的压缩性就大,强度就低了。在最优含水量的条件下,土可以获得最大的干重力密度。各种类型的的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重力密度都由击实试验取得。从击实曲线可以看出:土中含水量很低时,土中只有强束缚水,受电分子力的吸引,阻止土颗粒的移动。含水量适当增大时,束缚水变厚,电分子力的吸引减弱,水起润滑作用,使土颗粒容易移动而压实。但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时,土中有若干自由水占据空隙,在击实的短时间内,自由水无法排除,因而干密实度下降。土的最优含水量大约比塑限高2%。

问题五:压实度,含水量,最佳含水量的含义 1、压实度一般指实际干密度与理论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比

2、对于建筑材料,含水量指单位质量粒料中水的质量与干粒料质量的百分比

3、最佳含水量是指与理论最大干密度对应的含水量 ,也即粒料在最佳压实状态下的含水量

问题六:谁知道什么是路基的最佳含水量?它的定义是什么? 5分 最佳含水率:某种土体能被压至最大密实度的含水率。它受土体自身特性制约。某种土体的最佳含水率一般由实验室确定。

土壤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固态水只有在土壤冻结时才存在;气态水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汽,含量很少;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形态,与作物生长发育最为密切。液态水按其运动特性又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水。 膜状水在土粒吸湿水层的外面仍可再吸附液态的水分子而形成水膜,这种土壤水分称为膜状水。当膜状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称为土壤的最大分子持水量。 膜状水受表面张力的作用能缓慢地从水膜厚的地方向水膜薄的地方移动,一般移动速度为0.2~0.4毫米/小时。

土粒对膜状水的吸力在6.33×105~31.4×105帕之间。而一般作物根毛的吸水力仅相当于15.20×105帕,所以膜状水中吸力大于15.20×105帕的那部分水分,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为无效水。可利用的仅是吸力小于15.20×105帕的那一部分,但由于移动非常缓慢,常在可利用的膜状水消耗完以前,作物就因缺水而发生凋萎。当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即称为凋萎点或凋萎系数,表3-2给出华北平原几种土壤的凋萎系数及其他水分常数。 毛管水是由毛管孔隙中水分弯月面的毛管力所保持的水分。土壤孔隙的毛管作用,因孔隙直径大小而有所不同。当孔隙直径大于8毫米时无毛管现象;直径由8毫米降止0.1毫米时,毛管现象便逐渐表现出来;毛管直径为0.1~0.001毫米范围内时,毛管作用最明显。孔径小于0.001毫米时,则土壤孔限为膜状水所充满,则不起毛管作用。 土粒对毛管水的吸力在0.081×105~6.33×105帕之间。毛管水全部可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溶解养分的能力,受毛管力的影响也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不断满足作物的需要。所以,毛管水是作物最有效的土壤水分。依其存在状态,毛管水又可分为毛管上升水和毛管悬着水。

在接近地下水面的土壤中,地下水措毛管作用可以上升而进入土壤,这种活毛管上升的水分称为毛管上升水。所以在地下水位高的下湿地区,地面经常湿润,或昼干夜潮。土壤的种类不同,毛管上升水所能上升的高度亦有所差别,在黄土地区一般最高可达200厘米以上。在降雨或灌溉之后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悬着水。其特点是下面不与地下水相联系,在一段时间内,同下面的干土层有明显的界限。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称为田间持水量或田间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也与土壤质地有关,质地越细,田间持水量越大。 重力水进入土壤的水分超过土壤所能保持的田间持水量时,那些超出的水分因受重力作用沿较大的孔隙向下渗透。这种受重力作用而下渗的水分即称为重力水。 重力水虽然能为作物利用,但很快就会渗到根系范围以外,所以对作物持续供应水分的用处不大。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重力水最后将转入地下水。在地下水位很低的地区,重力水在不断下渗的过程中将逐渐转化为毛管悬着水或膜状水而被保留在土层的深处。当土壤为重力水所饱和时,即土壤全部孔隙都充满水分时,其土壤含水量称饱和含水量。

关于“什么是毛管断裂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登彩云的头像
    登彩云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登彩云”

  • 登彩云
    登彩云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是毛管断裂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毛管断裂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土壤含水量常划...

  • 登彩云
    用户080608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什么是毛管断裂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