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十大定律

网上有关“博弈论十大定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博弈论十大定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博弈论十大定律是重复博弈、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枪手博弈、斗鸡博弈、蜈蚣博弈、海盗分金、鹰鸽博弈、建立互惠形式、零和游戏原理。

1、重复博弈

是指在博弈中,双方会采取尽量与对方合作的态度,通过重复博弈来追求长远的利益。这种策略可以使得双方都获得好处,因为重复博弈增加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降低了风险,增加了双方的收益。

2、囚徒困境

是一种选择,要求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诚实和正直。虽然这种困境不容易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能引发深深地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同时,也提醒要在利益与道德之间进行权衡,做出有利于他人的选择。

3、智猪博弈

在智猪博弈中,最好的策略是等待。尽管在明显劣势的情况下,等待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要注意对方的想法是否跟自己一样。

4、枪手博弈

在枪手博弈中,适者生存是一种重要的原则。强者会通过适应环境、学习技能等方式来保护自己,而弱者则会寻求机会和妥协。这种博弈不仅考验个人的智慧和策略,还需要对对手的了解和认知。只有了解了对手的弱点和优势,才能在博弈中取得优势,实现自己的目标。

5、斗鸡博弈

斗鸡博弈的定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退缩”和“不要进攻”。这意味着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公鸡需要战斗,如果一方选择退下来,另一方选择进攻,这将导致其中一只公鸡失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进攻的策略,以获得胜利。其次,要有勇气和决心,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胜利。

6、蜈蚣博弈

人们在尝试做一件事情时,往往会先进行分析预判,然后根据可能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虽然直觉可以为判断提供逻辑支持,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与自己的判断相悖。

7、海盗分金

是一个博弈论中的重要定律,说明了在没有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简单多数表决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同意的方案才能被执行。这说明了在博弈中,多数人的意见和偏好对于最终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8、鹰鸽博弈

在鹰鸽博弈中,一方注重实力,另一方注重道义。这意味着在博弈中,一方会采取有利地战略,以求得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另一方会采取有利地战术,以谋求长远的发展。这种博弈需要双方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特点,以达到最佳的利益效果。

9、建立互惠形式

是博弈论中的重要定律之一。要求参与者在博弈中要明确相互受益的原则,并愿意放弃一方的利益。具体来说,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只跟一方的利益相关,都是最后一次的话,不会做出明智的选择。比如员工离职,与雇主闹翻,非得仲裁,就是打定了主意,这辈子不会再遇见。

10、零和游戏原理

是指一项游戏中,赢家和输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即A的输可以由B的赢来解释。这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思想,意味着游戏的结果是双方利益的简单相加,赢家得到的结果总和为零。这种简单的游戏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等。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 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要素

(1)局中人:在一场竞赛或博弈中,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成为一个局中人。只有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现象称为“两人博弈”,而多于两个局中人的博弈称为 “多人博弈”。

(2)策略:一局博弈中,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即方案不是某阶段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整个行动的一个方案,一个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自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则称为“有限博弈”,否则称为“无限博弈”。

(3)得失:一局博弈结局时的结果称为得失。每个局中人在一局博弈结束时的得失,不仅与该局中人自身所选择的策略有关,而且与全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有关。所以,一局博弈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通常称为支付(payoff)函数。

(4)对于博弈参与者来说,存在着一博弈结果

(5)博弈涉及到均衡:均衡是平衡的意思,在经济学中,均衡意即相关量处于稳定值。在供求关系中,某一商品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下,想以此价格买此商品的人均能买到,而想卖的人均能卖出,此时我们就说,该商品的供求达到了均衡。所谓纳什均衡,它是一稳定的博弈结果。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也就是说,此时如果他改变策略他的支付将会降低。在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纳什均衡点存在性证明的前提是“博弈均衡偶”概念的提出。所谓“均衡偶”是在二人零和博弈中,当局中人A采取其最优策略a*,局中人B也采取其最优策略b*,如果局中人仍采取b*,而局中人A却采取另一种策略a,那么局中人A的支付不会超过他采取原来的策略a*的支付。这一结果对局中人B亦是如此。

这样,“均衡偶”的明确定义为:一对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称之为均衡偶,对任一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总有:偶对(a, b*)≤偶对(a*,b*)≤偶对(a*,b)。

对于非零和博弈也有如下定义:一对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称为非零和博弈的均衡偶,对任一策略a(属于策略集A)和策略b(属于策略集B),总有:对局中人A的偶对(a, b*) ≤偶对(a*,b*);对局中人B的偶对(a*,b)≤偶对(a*,b*)。

有了上述定义,就立即得到纳什定理:

任何具有有限纯策略的二人博弈至少有一个均衡偶。这一均衡偶就称为纳什均衡点。

纳什定理的严格证明要用到不动点理论,不动点理论是经济均衡研究的主要工具。通俗地说,寻找均衡点的存在性等价于找到博弈的不动点。

纳什均衡点概念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使博弈论研究可以在一个博弈结构里寻找比较有意义的结果。

但纳什均衡点定义只局限于任何局中人不想单方面变换策略,而忽视了其他局中人改变策略的可能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纳什均衡点的结论缺乏说服力,研究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天真可爱的纳什均衡点”。

塞尔顿(R·Selten)在多个均衡中剔除一些按照一定规则不合理的均衡点,从而形成了两个均衡的精炼概念:子博弈完全均衡和颤抖的手完美均衡。

博弈的类型

(1)合作博弈——研究人们达成合作时如何分配合作得到的收益,即收益分配问题。

(2)非合作博弈——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决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即策略选择问题。

(3)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充了解称为完全信息;反之,则称为不完全信息。

(4)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不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

动态博弈:指双方的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可以知道先行动者的策略。

财产分配问题和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

考虑这样一个合作博弈:a、b、c、投票决定如何分配100万,他们分别拥有50%、40%、10%的权力,规则规定,当超过50%的票认可了某种方案时才能通过。那么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呢?按票力分配,a50万、b40万、c10万c向a提出:a70万、b0、c30万b向a提出:a80万、b20万、c0……

权力指数:每个决策者在决策时的权力体现在他在形成的获胜联盟中的“关键加入者”的个数,这个“关键加入者”的个数就被称为权利指数。

夏普里值:在各种可能的联盟次序下,参与者对联盟的边际贡献之和除以各种可能的联盟组合。

次序 abc acb bac bca cab cba

关键加入者 a c a c a b

由此计算出a,b,c的夏普里值分别为4/6,1/6,1/6

所以a,b,c应分别获得100万的2/3,1/6,1/6。

关于“博弈论十大定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狂志达的头像
    狂志达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狂志达”

  • 狂志达
    狂志达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博弈论十大定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博弈论十大定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博弈论十大定律是重复博...

  • 狂志达
    用户081302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博弈论十大定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