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山歌舞剧《麒麟山人》 讲述壮族先民神话故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来宾市境内,有三个地方,备受世人瞩目。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被称为壮族始祖发祥地之一的兴宾区“麒麟山人”遗址、被喻为“壮乡故宫”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以及号称“世界瑶都”的金秀大瑶山。
来宾市是广西壮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民族与历史文化丰富,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等十余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一百八十万人,占总人口的七成四左右。专家们认定麒麟山是一处人类先祖的发祥地,早在二至三万年前,壮族先民就已在麒麟山一带繁衍生息,他们日出而作,以洞为家;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部以壮族先民麒麟山人为题材的山歌舞剧作品《麒麟山人》2003年在广西来宾市隆重上演,一千多名观众享受了这份艺术大餐。山歌舞剧《麒麟山人》讲述了距今3万年前,在红水河畔麒麟山间,壮族先民为保护、夺回他们赖以生存的红水河与妖魔鬼怪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整部歌剧分为“源流、选勇、壮行、斗魔、归来”五场。
《麒麟山人》最大的特点是整合了壮族民间的山歌与现代舞蹈,同时塑造了两个神话人物并贯穿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演出中,歌剧和舞剧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相融合,闪烁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鉴赏价值。
由来宾市倾力打造出来的广西首部以壮族先民麒麟山人为题材的山歌舞剧《麒麟山人》上演时,剧组所到之处,人们竞相奔告,一睹为快。
广西已成为国内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又一古人类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重要的发现有麒麟山人、柳江人、白莲洞人和甑皮岩人4处古人类化石产地及百色古人类文化遗址等。
1、麒麟山人:1 956年1月裴文中发现于来宾县桥巩合龙村的盖头洞(当地壮语称“卡姆’’,汉译作猪洞或牛洞)。因山形似麒麟而得名,山长110m,洞口距地表高7m。出土化石有残破的人类头骨化石和粗制的石器及人工打制石片,推断其生存年代处于晚期智人阶段,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后期,为第四纪更新世晚期。据近年研究同柳江人、甑皮岩人化石的脸部特征对比表明,麒麟山人有可能属壮族先民的始祖,并且很有可能是用火的先人。麒麟山人的发现,对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华南类型以及现代广西少数民族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白莲洞人:1956年元月,裴文中等在来宾发现麒麟山人之 后又发现了白莲洞遗址。白莲洞位柳州市南郊12km,地处白面山(海拔249.8m)北坡,洞口距地表高27m,由高大宽敞的前厅(约7000 m2)和后穴道(长1870m)组成,洞内有长370m的地下河。当时虽未发现巨猿和古人类化石,但在堆积层中却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如用砾石打制的石器击破的软体动物外壳和少数鹿牙等化石,还有扁尖的骨椎和粗制骨针。后来,于1973~1982年,经柳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协助下曾4次发掘,计发现2枚人类牙齿化石,出土的石器500余件,大都为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和少量新石器时代的磨光石器,’还有一种穿孔石器,被认为是用于农业播种点穴用的,表明白莲洞人当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经济。在遗址中尚出土3500余件动物化石,说明白莲洞人以狩猎经济为主;使用火的痕迹非常明显,烧火堆积有2处,均呈椭圆形,直径1.03、0.45m,厚30、15cm,土质发红,有灰白色灰烬夹杂其中,并有烧过的动物骨骸,说明白莲洞人已有熟食的生活习惯,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生活的标志。据近期的测定研究,人牙化石迄今已有3.7万年的历史。
3、柳江人:1958年9月,柳州市东南新兴农场的工人在农场西面的岩洞内挖掘肥料时,于一个海拔230m,高出附近地面70~80m的通天岩中,发现了一具较完整的头骨,引起场领导的重视,立即报告省里转报北京。随后经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发掘,相继发现4个胸骨和5个腰椎骨以及大熊猫、箭猪、中国犀、东方剑齿象、巨狭、獾卜水獭、竹鼠、猕猴、猩猩、果子狸、陆龟和牛、鹿类等一批动物化石。1959年9月,该人类化石经吴汝康研究定名为柳江人,认为是原始黄种人(早期智人)的中年男性。后经1986年再研究,认为柳江人属蒙古人种中的晚期智人类型,迄今已有4万~5万年历史,其体型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比古人阶段的马坝人(广东)和丁村人(山西)进步,比新人阶段的山顶洞人(北京)和资阳人(四川)原始,其生存时代属第四纪更新世晚期,是广西乃至全国最早的现代人化石。据最新资料,经广西自然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对通天岩出土地点的文化层,进行铀法年代测定,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
4、甑皮岩人: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南郊峰林平原上独立山的西南侧,于1965年由自治区和桂林市文管会组织的文物普查队发现。前部为一岩屋式洞穴,宽12m,深15m,高3~5 m.,底面积约200m2,文化层堆积厚3m左右;后部为地下水道向山内延伸,水位低于洞底3~4m,渚水终年不涸。经1973-1975年发掘,洞内文化层为灰色粘土、碎块石,出土男女老少婴完整骨骸30多具,属原始集体合葬,以屈肢蹲葬为主,另有骨器数十件,陶片近千,动物化石及水生螺蚌类骨壳数千,还有火塘、灰坑等遗迹。文化层之上为厚l0~80cm的钙板覆盖。据北京大学、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取自钙板表(底)层及文化层内的螺壳、动物骨骼经碳14测年数据,分别为3370、6600、11310、7580年;而陶片于1978年由上海博物馆用热释光法测定为10550年,其烧成温度仅680·相当原始,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瓷器。由此推测,该洞穴古人类的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7500~1万年左右。认为是新石器时代较早的古人类。
补充:
一处具有6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于2008年5月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被发现。
贝丘遗址为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古代人类食后弃置的大量贝壳为特征。此次发掘的遗址位于丁当镇西北面的俭安村更也屯鲤鱼坡,距离丁当镇只有6公里。
关于“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边雨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山歌舞剧《麒麟...
文章不错《麒麟山人的相关记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