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

网上有关“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每个人的福田,都在自己的心里,只要从自己心里去求福,就没有感应不到的。

世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顺利而平安,所以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祈求自己的平安和美好。

所以便暴露出来一个问题:我们面对人生时,习惯性的将原因归咎于外界的条件和运气。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因为除了外界因素之外,核心的影响还是在于主观心性。

人生的所有结果都来源于自身,心性之中的善恶念头都将延伸到自己的行为中并影响结局。

所以对于人生来说,祈求的方式只能达到寄托愿景的目的,对事情的影响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真正想求得自己未来安好的有效方式,是修身正道。

不要从外界去寻找原因,从内在修正身心才是合理良策。

当内心和气聚集,处处与人为善时,那么无需求签问卦,便知人生吉祥;反之,如果内心充满阴暗与戾气,即便当下拥有权钱势力,那么结局也会自食其果。

而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是在于内心的境界,一个心里面充斥着阴暗与妄念,一个心里面干净而柔和,孰对孰错,答案便主动摆在了眼前。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是什么意思?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这句话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都发源于一寸见方的心部,自己的心发出,充满了整个宇宙,没有不是整个道理的。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这是南宋大臣、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名句,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扩展资料

陆九渊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显示了陆九渊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同异和分歧,也昭示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朱熹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

世间的一切功德福报其实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只有净化我们的内心,断恶修善,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没有什么事不能想通的了。

1、一切福田是指一切世出世间的福德,功德。

2、方寸是指我们的心地!

3、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是指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性,没有什么不能想通的!

扩展资料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提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关于“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和梦幻的头像
    和梦幻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和梦幻”

  • 和梦幻
    和梦幻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和梦幻
    用户080708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方寸人生(关于方寸人生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