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

网上有关“《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杨贵,现实中的杨贵曾经担任过林县县委书记,同时他也是红旗渠的总设计师,他是红旗渠可以成功修建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林捷书记就是根据杨贵的真实经历创作出来的。

剧中林捷来到林县做县委书记,他看到林县人民被缺水折磨的十分痛苦,在了解到林县的历史,知道林县已经缺水多年后,林捷想要改变现状,帮林县人民解决缺水的困难。

可是时间过去了四年,林捷依旧没有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因为大家都对此不抱希望了,只有林捷一个人努力,这份力量在大自然的威力下显得十分渺小,后来还是林县人民因为水和邻村的人吵架,将事情闹大了,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林捷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他想为林县修建一条水渠,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林捷这个想法不实际,但现在林捷有了实现它的机会,林捷带着县委的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加上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修建好了红旗渠,创造了奇迹。

杨贵的主要成就

杨贵26岁那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他当年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

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杨贵的红旗渠

红旗渠是由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阎运德带领全县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做出巨大牺牲,用人工开凿、修通而成的“人工天河”。

相关介绍: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

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2016年10月,红旗渠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1月,红旗渠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21年10月10日到11月10日,河南开展"豫见金秋、惠游老家"旅游活动期间,红旗渠免门票。

1960年的春节,林县县委一班人是在期盼和兴奋中度过的。大年初一,李贵、李运宝、周绍先、秦太生、路加林等县委领导和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聚在了杨贵的办公室,话题始终围绕着引漳入林工程。看到大家摩拳擦掌的样子,杨贵给大家出了道算术题:“按咱们初步测算,最近的引水点侯壁断到坟头岭,全长7万多米,渠道宽8米,高4.3米,上7万人,每人承包1米,大家算一算,引漳入林这条渠咱们什么时候能够修成?”杨贵说着,张开双臂,用手比了个1米的距离。

“老百姓盖5间房,也不过个把月,一人挖1米,也就三四十个土方,两个月怎么也完工了。”县委书记处书记秦太生和县委组织部部长路加林最活跃,争着算这个账。县长李贵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他琢磨了一会儿说:“如果每人3天挖1方土,100天怎么也能完成。”县委一班人大都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党员干部,有一股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革命精神。大家豪情满怀,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很快形成了共识:只要2月初能够开工,大干3个月,总干渠5月1日争取通水!

杨贵又何尝不想速战速决,早日把漳河水引进林县呢!他没有给大家泼冷水,只是说:“速战速决固然好,但也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1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四,杨贵和县委几位领导同志带着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公社领导和弓上、南谷洞水库建设骨干100多人,到天桥断上的牛岭山,面对漳河察看引漳入林渠线经过的地方,动员大家做好开工前的一切准备,一旦引水点确定,立即动工。

当杨贵接到山西建议林县从平顺县侯壁断下引水的复信时,他还在郑州参加会议。山西省委同意了,林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利大决战就要打响了。作为战役的决策者、指挥者,杨贵不能不对战役的成败得失进行深思熟虑: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一旦功败垂成,自己将成为林县60万人民的罪人!

林县60万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促使杨贵把个人得失抛在了一边。引漳入林工程浩大,现在正是困难时期,国家不可能投资。如果等到形势好转后再修,那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预料。山西方面同意引水,这个机会不能丧失。困难虽然有,但并不是不能克服,最基本的办法是自力更生。工程建立总指挥部,后勤指挥部由县长李贵总协调,财贸、工交各部门领导参加;工地指挥部设在前线,由周绍先总负责,各公社设立分指挥部,具体组织领导。干部与民工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领着群众干。各公社按受益面积投工,民工实行定额包工,工分介绍回生产队参加分配。民工自带工具,没有的社队解决;修渠民工按生产队标准自带口粮,不足部分由集体储备粮每天补助1斤或1斤半;菜蔬由生产队送到工地;工具修理由各公社负责,根据人数多少,设立几个修理点;县里还有300多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炸药、钢钎、水泥;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困难一定能够克服。

杨贵身在省城,心早已飞回林县。他用长途电话向主持县委常务工作的李运宝作了安排:“抓紧准备,很快动员,马上开工,不要等我。时间可定在2月10日。”

春节一过,县委又组织全县水利技术骨干分成7个测量小组,进行引漳入林总干渠定线测量大会战。寒风料峭,冰雪铺地,测量人员腰系绳索,攀悬崖,搭人梯,风餐露宿,艰苦奋战,完成了总干渠定线测量任务。渠首定在平顺县侯壁断下600米处,渠底海拔464.75米,从渠首到坟头岭总长70635米,其中山西省境内的21000米,设计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渠道纵坡1/8000,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这就是说,从渠首到坟头岭70多公里,渠底海拔高度只有8.824米的落差,渠道每延伸8公里垂直高度只下降1米。漳河水是否会到达坟头岭,是杨贵最为关切的问题。

2月7日下午,按照杨贵的安排,李运宝在任村公社盘阳村北的土坡上,面对浊漳河,主持召开引漳入林筹备会议,研究通过了引漳入林组织机构和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会议决定成立引漳入林筹备委员会和总指挥部。杨贵任筹备委员会主任,李贵、李运宝、周绍先任副主任。杨贵、李运宝任引漳入林总指挥部政委,周绍先任总指挥长,副指挥长有王才书、郭凤辰、尹丁山(县人武部副政委)。工地指挥部设在盘阳村。

8日至10日,李运宝又带领指挥部全体人员沿着浊漳河南岸陡峭的山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各公社后边赶着毛驴送干粮,直达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把7万多米的引漳入林施工地段分配到各个公社,进行了开工前的具体安排。引漳入林的开山炮就要打响了!

关于“《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雾豹的头像
    雾豹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雾豹”

  • 雾豹
    雾豹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雾豹
    用户080701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红旗渠》林书记原型是谁?》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